小麦浅埋滴管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梁万平

2023-05-09 14:51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1、播前准备(1)选地整地。选择土地平整、肥力好、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及时深耕,耕翻深度在25cm以上,清除地面遗留石块并平整地面;灌足底墒水;春播前适时耙磨镇压,收墒整地,形成“上虚下实、底墒充足”的地块,为播种和全苗、壮苗创造良好条件。

(2)施肥。播种前浅耕或深耙,增施有机肥,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kg,二铵15kg,复合肥10kg,若不施农家肥,尿素5kg,二铵20kg,复合肥10kg,基肥深施10cm左右。2、品种选择(1)春小麦。选择适应性强、耐旱、抗病、抗倒、丰产性好的品种,推荐宁春4号、宁春15号、宁春39号、陇春34号等。种子要达到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90%、水分≤13.5%的要求。(2)种子处理。小麦种子播前先用拌种剂或包衣剂拌种包衣,可选用27%苯醚·咯·噻虫种子处理悬浮剂进行种子包衣拌种,每100kg种子用500ml药剂进行拌种(药水按1:9配制),可防小麦黑穗病、全蚀病和地下害虫。3、播种(1)播种机具调试。播种前应做好播种量和机械调试工作,釆用13行小麦宽幅微垄沟播滴灌播种机播种,配套35马力以上四轮拖拉机牵引,一次完成小麦开沟、播种、施肥、滴灌带铺设、覆土、镇压“六位一体”作业。(2)适期播种。一般在3月中旬、表土白天解冻10cm以上时,抢墒播种。适期早播有利于延长小麦苗期生长时间,可增加穗粒数,提高产量。亩播种量33-35kg左右,基本苗以45-55万株/亩为宜。(3)播种规格。播种深度3-5cm,播种幅宽10cm,空行距10cm。播种深浅、间距调整一致,达到籽粒均匀,种子深度、行距相同,滴灌带铺设均匀。因浅埋滴灌播种机集多种功能为一体,拖拉机跑的过快,既埋不好滴灌带,又影响播种质量,人为造成损失过大,不提倡快速播种,一台13行播种机应每天播20-50亩的作业量。(4)滴灌带铺设。田间毛管(滴灌带)与小麦播种方向平行铺设,与支管垂直。滴灌带铺设间距40-50cm,浅埋于土中2-3cm左右。建议采用内镶贴片式滴灌带,贴片间距为20cm,流量1.38-2.0L/h,滴水均匀,滴孔滴水半径20cm,滴灌时间以滴孔周围垄沟水量渗接到一起即可。4、水肥管理。视土壤墒情及需肥规律确定灌水量、灌水次数,一般应以20cm土壤湿润,无地表径流为宜,以渗为主,沟底见湿,渗透到垄的根部即可,水量不能漫过微垄,以防影响土壤透气性。小麦全生育期灌水6-7次,追肥2-3次,肥随水施。施肥时要控制好肥液浓度,高肥力地块可适当减少施肥次数和施肥量。

5、病虫草害防治(1)杂草。当小麦三叶一心至拔节前,阔叶杂草株高5cm以下,用43%2甲·双氟悬浮剂40g兑水15kg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注意:麦后复种娃娃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的麦田禁止使用苯磺隆),如有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可混配15%炔草酯乳油50ml,或者20%唑啉·炔草酯乳油20ml进行茎叶喷雾处理。(2)小麦锈病。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g或35%的甲硫·氟环唑悬浮剂50ml兑水15~20kg喷雾防治。

(3)小麦蚜虫。亩用26%噻虫·高氯氟悬浮剂20ml兑水15~30kg喷雾、或7%联苯·噻虫嗪悬浮剂60ml兑水15~30kg喷雾,可兼防小麦吸浆虫。(4)小麦吸浆虫。发生严重地块蛹期结合灌水亩用40%辛硫磷乳油300ml,加水2kg拌细土20kg制成毒土,撒施麦田。成虫期防治同小麦蚜虫防治。6、及时收获。待小麦蜡熟后,秆黄、节绿、叶黄亮、籽粒饱满、含水量在16%-18%时及时开展机械收获。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2

农友3485

2023-05-10 06:52

学习学习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吴宏岩

2023-05-09 20:54

讲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