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由于草莓设施栽培容易出现湿度大、光照不足和通风不良等问题,为草莓白粉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常见的重要病害,发生流行频率高、危害重。对于草莓白粉病,我们主要以综合防治为主。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性品种
有数据表明,不同草莓品种对草莓白粉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来自欧美的草莓品种多表现为高抗或抗白粉病,而来自日本的草莓品种多表现为易感白粉病,我国自主选育的草莓品种多表现为中抗白粉病。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抗病草莓品种的选育,并且要加快对丰产优质抗病草莓品种的示范与推广,以有效控制草莓白粉病的发生。
(2)培育无病壮苗
在育苗前,我们需要对苗床进行土壤消毒,一般苗床不要连续育苗,防止白粉病的侵染。与此同时,尽量避免草莓的连作,防止病菌潜伏侵害,且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水旱轮作种植,以减少连作障碍。
(3)加强栽培管理
做到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保证适宜株、行距;合理施肥,基肥以施用优质腐熟的有机肥、磷钾肥为主,追肥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忌偏施、重施氮肥,以提高植株抗病性;我们应该科学用水,草莓现蕾后、果实膨大期、收获高峰期应特别注意水分管理,以避免草莓群体过大。
二、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是防控草莓白粉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我们应该在该病发生前或发生初期选用对口药剂进行防治,以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流行。一亩地可以用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30-45克或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10-20毫升,对初发病的植株进行喷施,一般每隔5-7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在喷药时要做到均匀周到,叶面、叶背都要喷到;防治药剂要交替使用,以防止或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要严格掌握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草莓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