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水稻拔节期是其进入生殖生长周期后,从倒三叶定长至水稻出穗这一时段,其中也包括颖花充实完成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孕穗期,水稻进入拔节期的生育进程,当倒二叶在完成生长过程时,生殖生长也在同时进行,倒四节间伸长,也就是说此阶段水稻生育进程正是进入拔节期。此阶段是水稻生长周期的关键环节,不容忽视。
水稻进入拔节期很是关键,这个时期一定要加强田间管理,因为在拔节期间的管理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水稻抽穗、长穗、籽粒等方面,从而影响水稻的品质与产量。至于水稻拔节期怎样管理能增产,我认为在此期间的田间管理目标应放在保蘖、增穗基础,同时还要促进壮杆、防徒长、防倒伏以及各种病虫的危害,下面我们来详细说下水稻拔节期详细管理方法。
1.合理施肥
在拔节黄出现时,不建议施用尿素,亦可用硫酸铵代替,亦可酌情不施。水稻进入拔节期也正是颖花分化时期,此时施肥可以增加颖花数量和防止其退化,扩大颖壳容积,为适时安全抽穗和提高结实率及粒重奠定基础,穗肥通常有促花和保花两种,一般每公顷可氯化钾50-60kg,如果叶片出现病斑,亦可不施,否则会加重病害。
2.保持水层
水稻孕穗、拔节期是水稻稻穗在茎秆内逐渐分化形成、花粉母细胞逐步发育的阶段,也是对水分需求最高峰、最敏感的阶段。这个阶段田面过分干旱,就会影响到稻穗的花粉母细胞形成,影响花粉的分化和活性,导致授粉之后出现部分的空瘪粒而影响产量。一般分藁末期或拔节初期适当撇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有利于控制病虫毒害。后期应保持水层,以满足抽穗前5-15天内减数分裂及花粉内容物充实期的需水要求。剩下时间以湿润灌溉方式为主,采用陈水不干,新水不进的灌溉方法,进而去促进水稻的生长。
3.加强光照
光照强度对水稻幼穗分化关系密切,光照强有利于幼穗分化。遇低温阴雨、日照少,或者稻株封行过早、田间郁闭,都会造成枝梗及颖花的败育,因此,水稻要合理密植,及时清除杂草,保证田间通风透气,不被遮阴,更好更充分地吸引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4.稻瘟病防治
水稻拔节期易发稻瘟病,可提前进行预防,播种前,对种子用401、402、甲基托布津菌剂拌种进行处理,能够起到杀菌和早期预防的作用。水稻拔节期,对极小面积发病的地方,及时用药封杀,以免扩散蔓延;若大面积发生,就得全面施治,可用三环唑、稻瘟灵、春雷霉素、稻瘟酰胺、嘧菌酯等防治。
转发0评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