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嵊泗县积极探索碳汇渔业产业发展,实施绿色渔业实验基地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围绕海洋牧场建设、资源养护生态修复、渔业新业态发展等九大工程项目,积极探索蓝碳经济新模式。目前该县已成功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个,以贻贝为代表的碳汇养殖产量突破10万吨,占舟山市贻贝产量的70 %以上。
一是稳减渔业碳排强度。将减船转产作为渔业减碳的重要攻坚方向,拆解帆张网、双拖、三角虎网等对渔业资源破坏性、碳排放较大的作业方式的渔船,保持对涉渔“三无”船舶高压打击,严防涉渔“三无”船舶反弹。2016年来共拆解各类渔船349艘,核减功率21759千瓦,查获取缔“三无”渔船111艘。
二是持续开展资源养护。积极申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大力实施“碳汇工厂”海洋牧场建设;持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切实将保护种质资源与生境修复有机结合。2016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5114余万元,建设人工鱼礁4.875万空方,藻礁带2500米,放流曼氏无针乌贼、大黄鱼、葛氏长臂虾、海蜇等17个苗种,数量超过25.5亿单位。
三是大力发展碳汇养殖。完善集苗种供应、海上养殖、陆上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贻贝全产业链,开展海水养殖泡沫浮球替代,规范海水养殖管理;积极探索养殖多元化发展,实施深海养殖网箱项目建设和“渔光互补”养殖新模式。2018年来,完成环保型养殖浮球替代357227个,深海网箱和“渔光互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
转发0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