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榆林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家家户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之后,到2017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18元,高于全省1683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53元,突破3万元大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4元。改革开放促进全市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购买能力不断增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为榆林打开了一扇发展的大门,也留下了一个个美丽的印记。
衣
从“单调色彩”到“个性时装”
过去,人们常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街上鲜有时装店,只有裁缝店,人们扯一块布料,到裁缝店请师傅做衣服,而这衣服,家里大大小小几个孩子,基本上是大点儿的穿完,再给自己的弟弟妹妹穿。衣服也大多灰兰白三色,样式基本是四个兜的中山服、军干服,衣裤普遍是打着补丁,甚至补丁重补丁。
市民张伟今年51岁,他的鞋柜里一直收藏着一双黑色系带皮鞋。“我小时候,人们大多数穿解放鞋,那是一种军用胶、布混做的简易轻便鞋,夏天就是塑料凉鞋,街上很少能见到有人穿皮鞋,皮鞋可是那个年代的奢侈品啊。穿皮鞋,这是有身份的人才办得到,一般百姓穿不起。”张伟上小学时,西安的亲戚来榆林看他,为他带来一双皮鞋,看到这双鞋,他特别激动。
乘改革开放的春风,时代一天天改变。 张懿在榆林市新建路经营品牌服饰,回想起当年“走后门”,求别人买一截免布票的确良布时的情景,她还觉得恍若隔世。“那会儿的确良可是稀罕货啊,穿上一件,心里别提多美气了。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对穿着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四季一个款了,春季有色彩明亮的开衫卫衣,夏季各种材质的裙装,秋季潇洒的风衣,冬季有轻薄又暖和的羽绒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经营品牌服饰有十多年了,明显感觉到市民对服饰有了更高的要求。”
食
从“填饱肚子”到“吃出健康”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市场商品供应不足,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即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分配商品。那个年代,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糖票、购货券等各式各样的票证,成了老百姓过日子的基本保障。
9月7日,今年73岁的李忠胜打开了自己收藏的票证夹子。自改革开放以来,他收集了全国各地共计200多种、6000余张票证,李忠胜说:“从票证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整个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特点,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但中国人口众多,吃饭就是最大的问题。但那个时候,粮食蔬菜种类并不丰富,只能让人填饱肚子。有时家里来了客人,也只能自己忍着少吃点,尽量让客人多吃些。”
李忠胜回忆,“想吃一顿肉,是不容易办到的,吃肉称为‘打牙祭’,在农村,生猪的收购、宰杀、发计划票证、销售权在供销社。过节时,有时能发一点糖票,买到几两白糖或红糖。小孩平时想吃糖果都很难的。”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粮食逐渐多起来了,各类副食品,猪肉、牛肉、鸡鸭鱼,种类齐全,多得不计其数。如今走进榆林各个大型农贸市场,各类瓜果疏菜,家禽海鲜,精米精面,应有尽有,餐桌上顿顿有肉已是千家万户寻常事。
居民收入的增长,促进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城乡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转向发展性资料和享受性资料。据榆林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17年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7443元,是1981年的65倍。消费的档次也不断得到提高,食品消费已不单是城乡居民维持生存的需要,而是向营养化、休闲娱乐化发展。
住
从“几代蜗居”到“高楼大厦”
40年来,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一家几口人蜗居在不足20平方米的蜗居,到现在一家人享受着上百平方米的单元房……这些变化看得见摸得着,老百姓住得越来越宽敞舒适了。
“我们家的住房在这四十年实现了‘四级跳’,从最初的砖木房到二层楼,从单位单元楼房到商品房,几十年来,我们的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要感谢党和国家,感谢改革开放!”在谈及住房变化时,今年60岁的退休工人张娥玲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我结婚那会儿,爱人家里只有一间像样的房子,大约10来个平米,公婆为了能把我娶进门,他们二人住进了四合院里搭建起的小厨房中。后来我们有了孩子,一家四口仍然挤在一间小屋里。一到下雨天,房间就开始漏雨,严重时还会出现积水。”那会儿家户里还没有自来水管,没有下水道,老街上的人们都是去八狮巷挑水吃,污水也是要挑到巷子里有下水道的地方去。上厕所也是个大问题,寒冬腊月也要裹着棉衣跑到院里的公厕排队等待。
当张娥玲的孩子稍微大点后,她和爱人攒了些钱,又和亲戚借了些钱,把过去的房子拆了,盖了一座二层小楼,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大大改善了家里的住房条件。如今,张娥玲年近60岁,她和女儿一家住在榆林高新区160平方米的宽敞单元房内,房间装修前卫,家具考究,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现在的小孩一出生就在这大房子里,哪里还晓得过去的情况啊。”张娥姈笑言,她身边的同事朋友在这40年间也同样经历着这巨大的变化,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位于榆林东沙的金沙小区是榆阳区修建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内道路整洁,绿地宜人。41岁的王小利是一名下岗女工,过去一直居住在出租屋内,冬天房子里没有暖气,每天清晨起床后,她给孩子盖上厚厚的被子,然后开始生炉子取暖。2010年,她通过申请,住进了宽敞的单元房,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适用房是咱们政府为了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修建的保障性住房,住到这新家以后啊,我们全家人心情好,打工也不觉得辛苦。有了这房子,我就真正有了家了,前年我还生了二胎。我们一家人对以后的日子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行
从“交通闭塞”到“诗和远方”
“榆林机场通航点有28个,不管是东南沿海,还是西北边陲,都有直飞航班,我跟老伴儿这几年没少出去旅游啊,上海、苏杭、云南……”榆林市民王建平今年58 岁,年轻时是一名采购,因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出门。改革开放40年来,让他感受最深的,还要数出行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刚参加工作王建平,要去西安洽谈业务。这是他工作后第一次出远门,至今记忆犹新:“当时交通不方便,从榆林到西安几天才有一次班车,而且路况不好,长途汽车经常晚点,一般从榆林开到延安,休息一晚,第二天再坐车,晚上才能到西安。除去谈业务的时间,这一来一回就需要四天。“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道路运输、铁路运输、航天运输蓬勃发展,出行逐渐变得便利。到了90年代,榆林到西安有了个体营运的卧铺车,人们去延安、西安、内蒙等地更方便了。2004年,榆林至西安火车开通。2008年榆林机场转场,成为4C民用机场,通航线路逐步增多。市民们对出行工具的选择更加多样。
从脚蹬自行车到家家户户小轿车,从排队买票搭乘长途车到如今随时随地预约的网约车……改革开放40年来,居民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交通是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榆林人民在享受“出行速度”时,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转发0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