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贫困地区健康促进方案”助力健康扶贫
本网记者 刘强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改委、财政部、医保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并且会陆续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其中之一即是近期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和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联合印发的《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那么,如何理解这个“贫困地区健康促进方案”,记者进行了专题采访。
据了解,该《方案》的宗旨是,在贫困地区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倡导科学的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方案》提出健康教育进乡村、进家庭、进学校、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基层健康教育骨干培养等五大行动。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健康教育全覆盖,省、地市、县各级建成健康教育骨干队伍并实现培训全覆盖。
那么,健康促进和健康扶贫是个什么关系呢?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宋树立对此进行了解释。
宋树立说:“健康扶贫,概括说就是要解决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和少生病的问题。通过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来提高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这其中有两个90%的目标,一个是贫困人口的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在90%以上,另一个是90%以上的贫困人口看病不出县。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通过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帮助贫困地区农民群众牢固树立自己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掌握正确的防病、科学的就医、合理的用药知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可以说,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是整个健康扶贫工作当中的重要一环,它既有利于贫困人口当中的患病人群存量改进健康状况,也有利于通过防病减少患病人群增量。”
而说起健康教育,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贫困地区农民的卫生习惯。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沈骥介绍,“四川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以为生病是‘鬼上身’。其实这个所谓的‘鬼’是其身上的细菌,是因不讲卫生造成的。近几年来,四川省卫生健康部门在贫困地区全面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引导群众破除迷信,养成讲卫生好习惯,防止‘病根’变‘穷根’,贫困地区群众的健康意识明显增强。2013年到2017年,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和全省贫困地区,基层群众接受健康教育和主动寻医问药的人次数大幅增加,全省‘因病致贫返贫’人口从2015年底的184万下降至2017年底的75万,下降了59%,健康扶贫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的比例比较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在全国也是比较高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目前因病致贫的人口有111.56万,占河南省贫困人口的50.69%。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说,“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比例这么高,主要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健康素养缺失,生活习惯差。另外对自身疾病的预防意识差,导致一些慢病,像高血压、糖尿病甚至一些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根据这种情况,我们找准抓手,转变观念,从过去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变为健康促进服务为中心,关口前移。通过专家讲座、科普宣传、疾病治疗等措施,让广大的贫困群众少生病。”
与其他省区市相比,云南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省129个县,贫困县占了88个,其中27个为深度贫困县。目前仍有因病致贫返贫20.5万户、79.3万人,因病致贫返贫率23.88%。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郉亚伟说,“为此,我们除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用心开展健康促进外,还着力聚焦少数民族同胞,精心做好健康促进工作。比如,在高黎贡山居住着的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独龙族。为了更有效提升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健康素养水平,我省专门组织开展独龙族健康传播专项行动,重点开展慢性病防控、吸烟危害、饮酒危害及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等专项活动。特别是针对独龙族群众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特点,专门设计科普知识培训材料,有针对性培训当地会独龙族语言的乡村医生、村干部及志愿者,通过他们分别到农户家中口口相传相关健康知识,有力助推了健康扶贫工作的深度开展。2017年,我省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8.3万户、32.2万人。目前,云南有70个贫困县启动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专项行动,通过开展这项行动,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经从2014年的6.6%提高到12.2%。”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而健康促进与教育是保障人民健康的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其核心即在于,把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交给农民,让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让自己尽量少生病。
转发0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