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梨树病害中,梨锈水病是一种新兴的枝干病害,这个病害多发生在初结果的幼树上,危害性还是比较大的,防治不及时的话会造成树体死亡。同时,很多果农不了解这个病害,误认为是腐烂病,用药不对,错过防治最佳时期,进而加重病害发生。
1、发病症状
梨锈水病主要危害梨的主干和骨干枝。枝干发病后,一开始很难被发现,外表也没有病斑,也没有变色现象,到了发病后期,可以看到从皮孔或伤口处流出水珠,有锈水突然渗出,但是枝干上仍然看不到病斑,也没有其他的异常现象。如果用刀刮开皮层,可以看见病皮变成了浅红色,同时还有红褐色的腐烂小斑块,比较松软,还有一股明显的酒味,随着积水增多,大量从皮孔或伤口中渗出,一开始时透明状态,等待2-4小时候,就会变成乳白色,最后变成铁锈色。到了发病后期,病部深入形成层,导致果树腐烂枯死。
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枝干的形成层和木质部之间的病组织内越冬,等到5月中下旬开始繁殖,流出锈水,随着灌溉水,雨水,昆虫以及农事操作传播扩散,树体存在大量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病菌从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高温高湿是病害发生的关键因素。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涝灾严重,果园内湿度过大;施用太多氮肥,有机肥使用少,植株旺长,树势衰弱;管理粗放,病虫害发生多,农事操作导致树体太多伤口,都会加重病情发展。
3、防治措施
①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的地块新建果园,注意选择优质,抗病,高产的品种,保持合理的栽植密度,减少郁闭,避免果园湿度太大。提早修剪好排灌系统,方便浇水排水,降雨后能及时排出多余的水分,减少田间积水。及时防治虫害,减少虫害侵染而产生的伤口,减少病害发生。
②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施足有机肥。果实采收后,秋施基肥,每亩施用有机肥4500千克,钙镁磷肥130千克,生物肥450千克,施完浇水,增强树势。并结合深翻改土,提高土壤内有机质含量。有条件的可以实行果园生草,有利于改良土壤。
③科学修剪,调整树势,控制树形合理。剪除无用枝条,减少田间郁闭,增加通风透光,对于修剪后的伤口,要及时涂抹硫酸铜保护,避免病菌从伤口侵入植株。及时疏花疏果,保持合理负载,根据树体实际情况出发,该疏掉就疏掉,保证负载合理,盛果期每亩产量控制在2500-3000千克,减少营养消耗,避免树势衰弱。
④落叶后,对果园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扫,彻底刮除病皮,病斑,剪除枝干,再用硫酸铜涂抹消毒,再喷波尔多液保护;生长期间,发现病果,及时摘除,减少传染;发现死树了及时挖除,并将病残体全部清理出果园,树坑用硫酸铜消毒。土壤冻结之前,对树干和主枝涂白;萌芽前,全园喷施一次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菌源。
⑤生长期内,喷施2-3次波尔多液;发病后,及时刮除病皮,再用菌毒清水或农用链霉素涂抹病斑2-3次,间隔7-10天;也可以在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喷施枝干。
转发0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