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北方的优质马铃薯在冬天时引种到南方,并和水稻田轮作,创新推出了‘早造优质稻-晚造优质稻-冬种马铃薯’一年三造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效果显著。”6月27日,在2019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上,北薯南种粤黑合作联合体总经理刘康平向全国各地的展商推介“北薯南种”新模式———“稻-稻-薯”模式。
“结合南方马铃薯种植多用水田的特点,我们将马铃薯种植与优质水稻种植相结合,形成‘早造优质稻-晚造优质稻-冬种马铃薯’一年三造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也就是‘稻-稻-薯’模式。”刘康平表示,该模式通过稻-薯水旱轮作方式,将进一步改善农田土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土壤病虫害,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据悉,2018年11月,“北薯南种”粤黑合作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创建与推广项目正式启动。
在刘康平看来,选种的水稻及马铃薯品种十分关键。通过与粤良种业合作筛选出符合项目目标的优质丝苗香米水稻优良和马铃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并进行试验,结合优质丝苗香米订单生产模式,目前“稻-稻-薯”2019年早晚两造已在湛江市各县区和广东省各地进行大面积推广,效果显著。
“稻-稻-薯”还创新结合“互联网+信息化”发展。据介绍,通过引入一亩田新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稻-稻-薯”项目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有效打通市场流通,高效低成本地解决产品供应销售的问题。
据估算,“稻-稻-薯”项目的两造优质香稻谷亩产量达900公斤,产值约3600元,比种植一般水稻亩增收800~1000元;而马铃薯亩产量2000公斤,产值5000元,每亩可获利2000元,每亩每年可增加收入近3000元。
“今年将在湛江市遂溪县建立1000亩的‘稻-稻-薯’试验示范基地,通过观摩推广,将辐射新增布点3万亩。”刘康平表示,项目将以智慧农业为建设理念,融入5G、人工智能、电商销售等,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和产业化相融合,打造一个“稻-稻-薯”核心基地(示范园区),建立“稻-稻-薯”现代农业全产业体系。
转发0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