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随着气温逐步回升,猕猴桃也开始萌动,进入了全年第一个物候期——萌芽期。
萌芽是猕猴桃打破冬季休眠后树体进入生长发育的标志,就本期的管理目的来看,如何提高萌芽率,使萌动的芽生长整齐、健壮是关键点,具体工作也应围绕此而展开。
猕猴桃萌芽展叶、新梢生长再到接下来的花果发育均需要大量的养分,一部分来自于上年树体的累积,另一部分则是根系的吸收转化,而猕猴桃作为一种喜肥果树,萌芽肥万不能少,而且要早施,一般萌芽前10天就可施入。
因春季猕猴桃主要以长叶、抽枝等营养生长为主,因此施肥要偏重于速效性氮肥,并辅以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来激活根系,来促进萌芽整齐。
施肥方式可撒施、淋施或开浅沟,避免损伤根系;施肥量依据树势而定,若上年落叶早,储能不足可适度多施。
通常情况下,猕猴桃萌芽量较大,如果不控制芽的数量,随着芽的生长,叶片展开后会显得树体郁闭,而本身因芽质不一,全部保留无疑是在浪费树体养分,故须进行抹除选留。
抹芽的时间宜安排在大部分芽长3~5cm时进行,过早芽质难以辨明,过迟加重营养消耗。
重点抹除背下芽、细弱芽、畸形芽、无花苞或少花苞的芽;对生芽、轮生芽、丛生芽、邻接芽、密生芽等选留一个。
美味系品种抹除总芽量的30~40%,中华系品种抹除总芽量的40~50%,考虑倒春寒和病虫害, 抹芽时要留有余地,不必一步到位。
抹芽后会形成较多伤口,应全园喷施1次铜制剂,预防溃疡病的发生。
猕猴桃在越冬期间虽然可以抵御-18℃的低温冷冻,但是在萌芽后当气温突然降 -2~-4℃、持续6小时以上时,即可对猕猴桃新梢、新叶,特别是花芽产生冻害。
轻则造成新梢、新叶长势减弱,花芽畸形、授粉受精不良,座果率低;重则造成枝条萎蔫、花芽死亡脱落,严重影响产量。
4月份之前,冷空气活动依然存在,随时有可能发生“倒春寒”,一定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应对。
在冻霜来临之前,利用锯末、麦糠、碎秸秆或果园杂草、落叶等交互堆积作燃料,利用烟雾笼罩果园,提高局部温度,防止霜冻和冷空气下沉;树体喷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叶面型、磷钾源库等能提升果树抗寒能力的防冻剂,兼有稳固树势,促进坐果等效用。
本文由农业助手团队编写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农业助手,勿修改文章内容,修改必究!
转发0评论10
美味系品种抹除总芽量的30~40%,中华系品种抹除总芽量的40~50%,考虑倒春寒和病虫害, 抹芽时要留有余地,不必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