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什么是罂粟?
罂粟是罂粟科两年生草本植物。罂粟花期过后,结出椭圆形的蒴果,在成熟蒴果上切割,可渗出白色浆汁,把浆汁凉干,就成为棕黑色的胶状物——鸦片。鸦片是制造吗啡和海洛因的原料。
3.什么是罂粟壳?
罂粟壳又称米壳、御米壳、粟壳、鸦片烟果果、大烟葫芦、烟斗斗等。罂粟壳是罂粟的成熟干燥果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直径1.5~5厘米左右,长3~7厘米左右。外表面黄白色、浅棕色至淡紫色,平滑,略有光泽,表面常见纵向或横向割痕。气味清香,略苦,可入药。罂粟壳中含有吗啡、可待因、蒂巴因、那可汀等鸦片中所含有的成分,虽含量较鸦片小,但久服亦有成瘾性。因此,罂粟壳被列入麻醉药品管理的范围予以管制。
4.什么是鸦片?
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鸦片因产地不同,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生鸦片经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呈棕色或金黄色。吸食时散发香甜气味。鸦片最初是作为药用,目前在药物中仍有应用,如阿片粉、阿片片、复方桔梗散、托氏散、阿桔片等,主要用于镇咳、止泻等。
5.什么是吗啡?
吗啡是鸦片(阿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从鸦片提取而成。纯净的吗啡为无色或白色的粉末或结晶。粗制吗啡称为“黄皮”。吗啡制剂多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医学上叫盐酸吗啡。吗啡的成瘾性很强,海洛因、杜冷丁、美沙酮等都是吗啡的衍生物。
6.什么是海洛因?
海洛因(Heroin) 是吗啡的半合成品,化学名称叫二乙酰吗啡,呈灰白色粉末状,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白粉”、“白面”。
7.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具有依赖性;
(2)具有非法性;
(3)具有危害性。
8.毒品是如何分类的?
毒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
(1)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
(3)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
(4)根据毒品对人的危害程度,分为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9.毒品与药品有什么区别?
毒品与药品,往往具有双重的属性:
(1)合理用于医辽目的、用以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就是药品;反之,滥用的就是毒品。
(2)药品是出于医疗的需要,具有医疗价值;而毒品本身不具有药用价值,不是出于医疗目的而生产或使用。
(3)“药品”和“毒品”具有双重性质,违背法律规定生产、使用的药品就是毒品,法律规定范围之内的就是药品。
10.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
(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
(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1.吸毒会对身体造成哪些损害?
吸毒严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造成:
(1)营养不良。
(2)损害呼吸道。
(3)损害免疫系统,引起许多疾病的传播和感染。
(4)损伤血管。
(5)损害神经系统
(6)造成性功能障碍,男性多表现为阳萎、早泄、射精困难;女性多表现为闭经、痛经、性欲缺乏和不孕。吸毒孕妇分娩婴儿死亡率高。
(7)引发多种精神病症状
(8)肾脏疾患。
12.我国有关禁毒的行政法规主要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1984年9月2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了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1986年公布、199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吸食鸦片、注射吗啡、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等予以处罚。
(3)《麻醉药品管理办法》。1987年11月28日,国务院发布《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对我国麻醉药品的种植、生产、供应、运输、进出口、使用的管理作了严格的规定。同时还规定了违反该法的处罚措施。
(4)《精神药品管理办法》。1988年1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对我国精神药品的种植、生产、供应、运输、进出口、使用的管理作了严格的规定。同时还规定了递反该法的处罚措施。
(5)《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有很多条款内容涉及禁毒的行政处罚问题。规定对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处15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
(6)《强制戒毒办法》。1995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强制戒毒办法》,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制定的一项重要的禁毒行政法规,对我国依法开展禁吸戒毒工作,教育和帮助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戒除毒瘾,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13.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事处罚的犯罪行为。
14.什么是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私自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行为。
15.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1)已满16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16.什么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指明知是毒品而故意违反禁毒管制法规,进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行为。
17.《刑法》规定怎么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苯丙胺五十克以上,可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18.毒品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哪些?
(1)非法持有毒品的违法行为;
(2)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违法行为;
(3)吸食、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
(4)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的违法行为;
19.什么是吸毒?
吸毒,就是非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20.吸毒的方式有哪些?
吸食毒品的方式主要有:烟吸、烫吸、鼻嗅、口服、注射五种常见方式。
21.服食和贩卖“摇头丸”的,按什么罪行论处?
按吸毒和贩毒论处。
22.哪一天是国际禁毒日?
每一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23.发现吸毒、贩毒的应该怎样做?
拨打110报警。
24.我国的禁毒方针是什么?
禁吸、禁种、禁贩、禁制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25.哪些人属于吸毒的高危人群?
从年龄来分,以青少年为主,从职业来分,以无业人员、个体户非流动人口居多,从层次来分,文化素质低的占多数。
26.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导致吸毒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是:
(1)好奇心驱使,逐渐发展成瘾;
(2)思想空虚,寻找刺激;
(3)不相信吸毒上瘾后戒不了,结果不能自拔;
(4)因不知情被欺骗、引诱吸毒;
(5)亲友间的相互影响;
(6)精神苦闷,情绪低落,以吸毒麻醉自己,解脱苦恼;
(7)因治疗疾病,长期服用某种产生依赖性的药物而成瘾。
27.怎样正确对待吸毒者?
吸毒者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从医学的角度看,吸毒者也是病人。因此,吸毒者具有双重身份。要正确地对待吸毒者,既不要把吸毒者当作犯罪分子歧视他们,又要区别于一般病人,严格管理,依法科学戒毒。
28.农民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言目追求享受,寻找刺激,赶时髦;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贩毒行为的人;
(5)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 粉等兴奋剂;
(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吸第三次;
(7)不要接受有吸毒劣迹的人送的香烟。
来源: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三农#
转发0评论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