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支架冬瓜田间管理技术(一)

四海为农

2024-05-23 09:36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1)中耕培土:冬瓜根系生长所需要的最适温度为25℃。春季定植后一般地温偏低,同时又由于浇定植水引起地温下降,所以要及时中耕松土,破碎板结土面,增强土壤透气性,以保墒和提高地温,促进缓苗和新根发生。中耕深度以不松动苗根部土坨为原则,近苗根部宜浅,划破表土即可;距离苗根部远的地方宜深,可达5~10厘米,行间还可深达10厘米以上。通过中耕松土,创造一个水分适宜,氧气充足,温暖肥沃的生态环境,为植株的根深叶茂、高产优质打下基础。在中耕松土过程中,适当地在苗基部培土,厚度以埋到子叶节位为宜。

       2)引蔓与压蔓:冬瓜定植缓苗后,茎蔓不断伸长,叶面积不断增大,应根据不同品种雌花的发生节位和坐果位置,引蔓上架。在上架之前瓜蔓均在地面生长,通过人工引蔓,控制向同一方向生长,或在植株自己株距范围内环状引蔓。为了把茎蔓生长方向固定下来,必须结合压蔓引导,即在每株主蔓的生长点往后数第3、4片真叶的茎节处,按需要的方向挖1个半圆形5~7厘米深的沟,把茎节和叶柄顺着盘入沟内,盖土压紧,农民称之为“盘条”。盘条时要摘除所有的侧枝和卷须,并通过调整盘条弧度的大小来调节茎蔓的长度,使茎蔓的生长整齐一致,有利于后期绑蔓上架等管理。盘条的作用在于促进节间发生不定根,扩大吸收水肥的营养面积,同时可固秧防风害,还可使茎叶分布均匀合理,提高光照和土地利用率。


       3)立支架:盘条后必须把支架立好。常用的支架可归纳为3种类型:第1是3角(或四角)锥形支架,由3根或4根竹竿搭成下宽上尖的三角形或四角形架,一般高1.3~1.5米,每架一棵苗,有的在架上用横竹竿连贯固定。盘条后把瓜蔓均匀地盘旋引导上架。此架适用于定植单株距离较大、茎蔓较长的大型晚熟冬瓜品种采用。有的地方栽培早熟、小型冬瓜也采用简易较矮小的三角锥形支架。第2种是人字形篱垣架,为每株瓜苗用3根竹竿互相交叉编织成花篱,每行花篱捆成1架,成为“人”字形架式,把瓜苗栽在架的两侧,采用“之”字形引蔓上架。这种架式抗风能力较强,适宜于大风较多的地区使用,也适宜于密植栽培的早、中熟冬瓜品种采用。第3种为棚架,每株瓜苗用2根竹竿,插在植株的北侧并编织成花篱架,稍向南倾斜,再在南侧撑1根竹竿,起防止倒伏的作用,使成为半“人”字形棚架,每架只种1行冬瓜,采用“之”字形引蔓上架,此棚架的通风采光很好,病虫害发生较轻,对冬瓜的高产优质很有利,宜于中、晚熟品种冬瓜单行稀植和结合间作套种者采用。

       4)绑蔓:当主蔓经过压蔓、插架,引蔓上架时,必须绑蔓固定,使茎蔓按要求上架。第1次绑蔓先从南侧距地面16~18厘米处绑一道,第2次绑在北侧距地面50厘米左右处。这样可使冬瓜的果实刚好着生于两竹竿之间,生长前期是悬挂着生长,不与地面接触,既能避免地下害虫危害,又能避免浇水时感染病菌,不易烂瓜。第3次绑蔓于瓜蔓长到架顶时进行,把蔓固定在架顶上。绑蔓时要注意松紧适度,绑扎过松,容易使茎蔓滑脱而造成果实下垂地面,或伤果实、断果柄,如绑扎过紧,又会妨碍茎蔓生长,影响输送水分和养料。绑蔓的同时要去掉多余的侧枝和卷须,在第2次绑蔓时有的主蔓可以摘心,以减少养分的消耗。

  



1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

爱农业的小杨

2024-05-23 09:52

谢谢老师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