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白绢病为害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魏林

2017-07-07 11:31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番茄白绢病为害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今年5、6月我省雨水较多,在全省各番茄种植区调查发现,田中白绢病发生较为严重,给种植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现将该病害的主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一、病害症状

该病害主要为害番茄的茎基部或根部,受害部位最初出现暗褐色水浸状斑,表面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并逐渐向茎上部延伸(图1),此外,病菌菌丝还可自发病茎株茎基部向四周地面呈辐射状扩展。发病中后期,菌丝常纠结成扁圆粒状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逐渐变黄褐色(图2)。受害严重的植株茎部皮层腐烂,露出木质部,或在腐烂部上方长出不定根(图2),致植株叶色变淡,最终导致全株萎蔫枯死(图3)。

二、病原菌及发病规律

引起番茄白绢病的病原菌属半知菌类齐整小核菌真菌Sclerotium rolfsii该病原菌除为害番茄、辣椒等茄果类蔬菜外,还可危害花生、大豆、生姜等作物。该病原菌主要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其菌核抗逆性强,耐低温,在-10℃仍可存活,自然条件下5~6年后仍有活性;病原菌还可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田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从番茄根部或近地表茎基部侵入,形成中心病株,后在病部表面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及圆形小菌核,再向四周扩散。

该病原菌菌丝喜湿不耐干燥,发育适宜温度为32~33℃,可耐40℃左右的高温,和8℃左右的低温。在田间病菌主要通过沿地表蔓延的菌丝、雨水、灌溉水、肥料及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高温高湿条件下,酸性土壤、栽植过密行间通风不良、施用末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连作地都可引起该病的严重发生。在我省5-7月如遇多雨季节,该病常爆发为害。

三、防治方法

1.发病严重的田块,最好水旱或与禾本科作物实行轮作,避免与大豆、花生和其它茄科蔬菜轮作;休田或整地时,可亩施生石灰50~100公斤,调整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整地时深翻土地,将病菌菌核埋至土壤下层,使其不易萌发为害。

2.田间重发病株,应及时拨除,并在病穴中撒施生石灰或1︰40倍的40%五氯硝基苯药土消毒。

3. 发病初期,可用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或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40%五氯硝基苯400倍悬浮液喷淋茎基部;或每株应用上述药液按300-400毫升量灌根处理。视田间病情防治1~2次,每次间隔10~15天。

                     (文中图片  魏林 摄)

8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

杨玉

2019-11-16 22:32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