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洛浦县洛浦镇、山普鲁镇、杭桂镇等5个乡镇沿路村庄的老旧房屋改造工程已陆续完工并投入使用。此次改造深度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建筑元素,不仅让乡村颜值大幅提升,更通过文化浸润,增进了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成为践行“五个认同”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走进改造后的村庄,建筑门头上金色的“福”字造型精致,寓意吉祥,传递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房屋立面上,回纹、如意纹等传统纹样被巧妙嵌入,线条流畅,古朴典雅,尽显中式美学韵味。红色的飞檐翘角在蓝天映衬下格外醒目,灵动的檐角仿佛振翅欲飞。屋顶的金龙装饰更为建筑增添了威严与大气,那栩栩如生的龙形雕塑,龙身矫健,龙爪遒劲,彰显着中华文化中龙的祥瑞与力量。墙面的镂空雕花与圆形“寿”字图案,工艺细腻,寓意着团圆、美满、长寿与顺遂的美好祝愿。
这些传统元素的运用并非简单的复古,而是与现代居住功能实现了完美结合。山普鲁镇村民麦提玉苏普·麦麦提敏说:“现在的房子,又好看又好住。看着这些有文化的装饰,打心底里喜欢,也更明白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有多珍贵。”
通过此次改造,群众在日常居住中,增进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持续增强。从好奇建筑元素的外在形态,到主动探寻其背后的文化故事,群众与中华文化的情感联结愈发紧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穆拉迪力·阿卜杜拉 王重斌)
来源:中新网新疆
转发0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