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大白菜白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小尾孢属白斑小尾孢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在低温的环境中较为容易发生。该病主要危害白菜的叶片,导致叶片生斑、穿孔或者干枯,不堪食用。
前期特征:初期染病的叶片上会长出暗灰色的小斑点,这种斑点的性质接近圆形,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扩大至6-18毫米,形成较大的病斑造成叶片损坏。
后期特征:斑点扩大为较大的病斑后,病斑外围省油灰褐色的晕圈,有时候是边缘部位出现湿润,遇到较为潮湿的天气时,病斑上会长出暗灰色的霉状物。
白斑病发病原因:大白菜白斑病为真菌性病害,病菌一般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第二年温湿度适宜时病菌萌发,借助风雨进行田间传播为害,白斑病发生温度为5-30℃,其中以10-25℃最为适宜发生。白斑病一般在春秋两季发生最为严重,尤其多雨、重茬种植年限长,田块低洼积水,秋季播种早,春季气温回升快,大白菜长势不好,营养不良,施肥不足田块一般发生较多,为害重。
1、在种植作物之前,做好田间的清理工作,将老旧残叶、病枝病叶都清理出去焚烧处理。在选择种植地块的时候,也要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地块,做好排水灌溉措施。
2、在种植白菜的时候选用抗病性比较好的优质种子,并做好种子处理减少病害的发生。
3、药剂防治:在发病时刻选择使用40%多菌灵胶悬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等药剂均匀喷施,每一周左右(7~10天)的时间喷施一次,连喷2~3次。
转发0评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