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的石板路,小桥流水的景观带,鳞次栉比的石头房……凭借得天独厚的泉眼,被誉为“稻乡泉村”的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尤喀尔克喀库拉村,随着生态旅游与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村民富起来了。
“每到周末、节假日,村里的游客爆满,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七八百人。”尤喀尔克喀库拉村党支部书记艾尔肯·吾不力卡斯木说,在旅游、特色种植和服务业的带动下,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820元增加至去年的1.5万元。
发展乡村旅游 村庄变了模样
巍然挺立的古树、别具一格的古街、记录着岁月沧桑的泉眼……尤喀尔克喀库拉村至今完好地保存着这些历史风貌。
从旧建筑中发掘新特色,在保留传统中推进乡村宜居宜业。沿着穿村而过的河流向前走,一边是错落有致的绿化带,一边是排列有序的各式餐厅。
“前些年,如果有人告诉我村里会变得这么美,我肯定不信。”艾尔肯回忆说。从一个普通的小乡村,变成小有名气的旅游村,尤喀尔克喀库拉村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下足了功夫,做出了特色,也尝到了甜头。
几年前,村里是另一番景象。“以前水面上到处都是垃圾,村里的路也都是土路,车走过时扬起的灰尘让人灰头土脸。”村民胡热西达·努尔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尤喀尔克喀库拉村以“看得见民俗、留得住记忆”为主基调,结合当地地貌特色,对村内老房屋、道路进行保护性修缮,达到了修旧如旧的效果,还原了山村风貌,保留了乡村记忆。
“所有巷道全部硬化并安装了路灯,家家通自来水、安装排水管道和水冲式厕所。彻底改变此前垃圾乱倒、污水随意排放的情况,村容村貌变了样。”胡热西达说。
利用村里的水系、泉眼、稻田、绿道等资源,将全村绿树、小桥、流水、民居串联起来,形成了错落有致、移步换景的如画小村。凭借30多处得天独厚的泉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小村一跃成为喀什市美丽乡村建设核心区、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伴随村容村貌的改造,村民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在村“两委”引导下,他们纷纷开起集美食、住宿、采摘于一体的农家乐。开办“择一小筑”店的石沁楠说:“这两年,餐厅每年的收入都超过18万元。”
“我们鼓励发展农家乐、精品民宿和农家民宿,对有意向开办农家乐、民宿的农户进行培训,提高其经营服务水平。”艾尔肯说,全村的农家乐、民宿、餐饮店等间接带动群众创收400余万元,直接带动203人在景区及周边就业。
打造生态农业 增收更有保障
“我们村生态环境好,在稻田里养殖鸭、鹅、鱼、虾。”村民吾布力喀斯木·艾山说,“提高土地经济利用价值,村民又多了一份收入。”
尤喀尔克喀库拉村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受盐碱地限制和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的影响,水稻产量一直不高。2018年以来,海水稻在该乡试种成功,采取水稻旱播模式,节约了水资源。海水稻亩产比传统水稻品种高出100公斤左右。
“5月,我们村就开始播种水稻。”看着平整的一块块条田,艾尔肯说,播种完成后就可以进入开垄、灌水等后续环节。
以田园风光为韵,以传统文化为魂,以繁荣“美丽经济”为基,以夯实组织基础为本,尤喀尔克喀库拉村持续丰富美丽乡村内涵,拓展产业发展外延。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带动全村产业发展,目前,全村集海水稻、蔬菜种植,鲜果采摘和乡村休闲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初步形成。
“我们动员村里的311户村民与企业签订了流转协议,村民每年可收到800至1200元的亩租金,还能腾出手再谋一份工作。”艾尔肯说,在村采摘园就业人员达40多名,每人月收入2700元。
这些年,附近村也纷纷加入种植海水稻的队伍。
“去年我家种了5亩海水稻,收入超过1万元,再加上养殖等其他收入,全年达到了7万元。”尝到甜头的尤喀克帕哈太克里村村民提里瓦尔地·乌鲁格说。
艾尔肯说,通过稻田观光、农家乐等形式,打造集观赏、娱乐、餐饮、度假于一体的“稻乡渔歌”生态农业旅游基地。
发动旅游引擎 产生品牌效应
尤喀尔克喀库拉村依托天然优势,凭借30多处得天独厚的泉眼,给当地乡村旅游带来了一汪“活水”。
“村民利用这片水域养鱼,大伙的腰包也一年比一年鼓了。”看着眼前的一片鱼塘,村民库尔班笑着说,“发展水产养殖和特色景观旅游,还吸引了不少垂钓爱好者前来垂钓、欣赏美景。”
走进尤喀尔克喀库拉村,犹如走进了一个江南水乡,自然水系形成的河流缓缓穿村而过,小河上古色古香的小桥与岸边错落有致的房屋,好一派和谐静谧的田园风光,形成“景在村中、村在景中”的美丽乡村画面。
“钓上来的鱼现场加工,尝尝美食,看看风景,很惬意。”游客沐育好说,“我经常带着家人朋友在这里游玩、垂钓。”
村子美了,产业兴了,旅游也成了“稻乡泉村”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深厚的人文底蕴、优美的田园景色,让尤喀尔克喀库拉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启动了智慧乡村旅游建设。如今,前来游览的游客打开高德地图,搜索“稻乡泉村”,便可获取当地停车场、景点、美味餐厅、特色店铺等信息。
“稻乡泉村”的品牌已逐步打响,区域吸引力日益增强。
自治区商务厅驻尤喀尔克喀库拉村第一书记库尔班·玉苏甫说:“未来,这里将成为集观赏、娱乐、餐饮、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区。”
转发0评论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