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梨黑星病,可以危害多个组织,比如叶片,果实,花芽,新梢等,发病严重时,不仅导致梨树早期大量落叶,还会导致幼果畸形,不能正常膨大,影响果实产量和质量,削弱树势,不仅如此,还会影响第二年结果,流行年份,病叶率达到90%,病果率达到50%以上,损失非常严重,有时甚至导致挖树毁园。
叶片发病,一开始叶片上出现圆形淡黄色病斑,随着病情加重,叶背顺着叶脉出现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接在一起,整个叶背密密麻麻都是黑霉,最终导致叶片早早掉落。
叶柄发病,出现椭圆形,稍凹陷的病斑,上面也有许多黑霉,当黑霉围绕叶柄一周后,叶片干枯掉落。
新梢发病,先在基部出现病斑,一开始是褐色,随着病斑扩散,病斑上出现一层黑色霉层,病疤凹陷,开裂,严重时,导致新梢枯死,并称为初侵染源。
果实发病,一开始出现大小不一的黄色病斑,和健康部位界限明显,随着病斑扩大,病斑向下凹陷并出现黑色霉层。发育期的果实发病,果实出现开裂的疮痂,导致果实畸形,导致果实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病菌主要在芽鳞,落叶上越冬,来年春天病芽梢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或气流传播,落到幼叶,幼果和新梢上,等到环境失忆了就开始侵染发病。在温湿度合适的情况下,病菌在48小时内就可以完成侵入,潜伏12-29天后,现在新梢和芽鳞基部发病,并成为发病中心,再次侵染其他组织,从开花,展叶一直到果实采收,都可以发生黑星病。
当温度在20℃,高湿状态下,发病很快;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田间病源累积;冬季不清园或者不彻底,病残体多;施肥不足,氮肥用得太多,树势衰弱;枝繁叶茂,栽植过密,导致树体郁闭,通风透光差,这些条件下,黑星病发生都比较严重。
①选用优质抗病品种和苗木,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定植,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定植前要对苗木进行全面消毒。保持合理的栽植密度,不要贪图高产,而栽植过密,不然田间通风透光差,湿度大,也会引发病害发生。
②落叶后,进行一次全面的清园工作,剪除病虫枝,扫除落叶,僵果,拔除杂草,集中烧毁;开花前后,结果初期,及时摘除病梢,病花,病叶,病果,带出园外烧毁,减少病菌传染。
③及时修剪掉无用枝,旺长枝,内膛枝,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特别是发病比较重的树体,也要适当重剪。及时疏花疏果,保持合理的负载量,避免造成树势衰弱。
④尽量多施用腐熟彻底的有机肥,不要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必要时,及时补充中微量元素肥,保证营养到位,促进树体健壮,提高抗病性。同时可以叶面喷施尿素或磷酸二氢钾,以增强叶片抗病性。及时浇水,不要大水漫灌,有条件的可以滴灌,节水的同时降低果园湿度。
⑤芽萌动时,全园喷施1次尿素,杀死芽鳞内的越冬病菌;落花后;套袋前;套袋后;春季多雨时,4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各喷药1次,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多抗霉素,腈菌唑等;8月初-9月中旬,为保护果实,也要进行喷药,一般喷施3次,每次间隔15天,用药同上。
转发0评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