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大专家教授让葡萄园重生记

老夏话三农

2018-11-26 07:51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2012年,邵阳县塘渡口镇双杏村种植了70亩葡萄,因技术、管理跟不上,险遭砍伐厄运——

湖南农大专家教授让葡萄园重生记


    11月25日,邵阳县塘渡口镇双杏村,贫困户蒋清阶来到村里的葡萄园,察看藤蔓、加固藤架。

    如今被蒋清阶细心照看的葡萄园,几年前的“待遇”完全不同。

    2012年,全村30户农户种植了70亩葡萄。4年无“果”,9户种植户准备将葡萄藤砍伐,改种其他作物。

    但让村民们没想到的是,从2016年开始,葡萄园迎来新生,产量、产值不断增长,今年毛收入达49万元,38户参与种植的贫困户户均增收近千元。是什么原因让这70亩葡萄园重获新生?

      盲目的种植

    邵阳县塘渡口镇双杏村种植蔬菜有来历,种植葡萄纯属偶然。

    村党支部书记蒋联明回忆,2012年,村里获得了4万元的扶贫款,村民们不知道用来干什么好,有人提议,种葡萄比种蔬菜划算,不如将这笔钱购买葡萄苗,发动村民自愿种植,得到了不少村民的赞同。当年,30户自愿种植的村民,领走了4万元“巨峰”和“夕阳红”两个品种的葡萄苗,开辟70亩地种植葡萄。

    但村民们不懂葡萄种植技术,种下去后任由葡萄藤野蛮生长,到2014年,葡萄开始挂果,村民们大失所望。

    “一大半的葡萄刚挂果就掉了,烂在地里;没掉的葡萄,品相、口感都达不到上市要求。”蒋联明说,见不到收益,村民们更加不愿意在葡萄园上花心思,很多种植户连原来每年一次的施肥也省了。

    2016年,蒋小华、邓社清等9名种植户准备砍掉葡萄藤,改种其他农作物,但就在此时,葡萄园迎来了转机。

      艰难的重来

    2016年,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进驻双杏村开展定点扶贫,请来专家对葡萄园把脉问诊。

    专家给出结论:双杏村的土壤、温度等都适合葡萄种植,如果采用科学种植和科学管理方法,双杏村发展葡萄产业仍然大有可为。

    但村民们对继续发展葡萄产业打起了退堂鼓。“开村民大会,只有3位村民投了赞成票。”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派驻邵阳县的扶贫干部刘凯涛告诉记者。

    为让村民重拾信心,工作队组织部分贫困户和党员去长沙、桂林等地的葡萄园参观,开阔视野;从湖南农大请来有“葡萄教授”之称的石雪晖教授教大家剪枝、疏果、施肥、防病、除虫等技术;邀请湖南农大园艺园林学教授王仁才为村民讲解发展前景,解除村民的担忧;以70亩葡萄园为基地,引导村民成立邵阳县金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盈利后,村民、村集体按比例分红。

    一系列“良方”让葡萄园重焕生机。原来野蛮生长的葡萄藤修剪了枝丫,葡萄园里搭起了葡萄架……38户贫困户和27户非贫困户自发加入合作社,将葡萄园面积扩大到100亩。

       科技的力量

    重建后的葡萄园2017年试挂果,葡萄颗粒饱满、酸甜适中,上市后很快便销售一空,今年产量达4万公斤,明年进入盛产期。

    今年7月份,双杏村举办了首届“双杏葡萄节”,当天,销售葡萄1500公斤。

    “盼这个结果,盼了4年。” 双杏村贫困户蒋清阶告诉记者,从没产量到出成效,这背后都是科技的力量。

    蒋清阶是村里最早的葡萄种植户之一,在葡萄园的重建过程中,他掌握了科学管理和科学种植方法,不仅自己种葡萄,还成了合作社的葡萄种植技术员。去年,蒋清阶一家仅葡萄产业一项就收入4万元,全家脱贫摘帽。

    葡萄园重获新生,让村民们看到了科技的力量。在脱贫攻坚征程中,双杏村一共规划了8大脱贫产业,每个产业先从市场、环境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分短期、长远进行科学规划,请来专家传授科学种植、养殖方法。目前,6个产业已经有了收益,预计到今年底,村民人均收入可突破8000元,全村有望整体脱贫出列。(湖南日报)

$果蔬$ $葡萄$
2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2

老夏话三农

2018-11-27 13:04

回复 @农友0304:高标准建园和标准化科学种植是关键。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304

2018-11-27 08:58

科学种植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