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养殖托起乡村振兴致富梦

桂农耘

2025-11-26 20:04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 本报记者 张 雪

近日,记者走进防城区茅岭镇美丽村鲈鱼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1500个标准化网箱整齐排列,如一方铺展于碧水之上的蓝色棋盘。养殖户彭绍祖正在撒饵投喂(见上图),饵料刚落,成群鲈鱼应声跃出,银鳞闪烁,水花飞溅,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的生动图景。

这片占地24.1公顷的养殖基地,是防城区首个海域使用权证与养殖证“两证齐全”的村级养殖基地,年综合产量稳定在100万斤以上,年产值突破1500万元,是我市激活向海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鲜活缩影。

“以前养殖海域权责不清,我们想扩大规模,又担心政策有变。”彭绍祖的话语,道出了许多养殖户曾经的心声。而如今,随着“双证”落地,产权明晰了,发展底气也更足了。

基地坐落于美丽村茅岭江段,覆盖江域全长3公里,地处茅尾海茅岭江入海口的“江海交汇带”。这里三面环水,气候温和多雨,形成了独特的咸淡水交融环境,既规避了纯海水养殖的高盐风险,又弥补了淡水养殖的品质短板,堪称鲈鱼生长的“天然优育场”。

为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基地配套建成30立方米冻库1座、鲈鱼加工车间1个,形成“暂养—加工—保鲜”一体化运营能力,为后续产业延伸打下坚实基础。

在技术层面,基地突破传统养殖局限,创新采用“打氧真空包装”保鲜技术,使鲜活鲈鱼存活时间延长6~8小时,解决了“鲜活运输难”的行业痛点,为开拓外地市场创造条件。同时,基地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合作建设“高效循环生态养殖技术示范基地”,引入水体过滤循环系统,减少残饵、粪便对江域环境的影响,推动养殖模式从“传统生态”向“高效生态”升级。

依托独特的咸淡水资源,茅岭鲈鱼网箱生态养殖已成为“一村一品”的亮丽名片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2024年7月,茅岭鲈鱼打入南宁高端市场,不仅成为云庭汇、莱茉莉等多家知名酒楼的指定食材,更与青山集市等渠道达成长期合作,月均销售量稳定在1万斤左右。目前,茅岭鲈鱼已打造成“壮美茅岭”品牌鲈鱼,形成“产地直供+终端零售”的销售网络,产品溢价率较普通鲈鱼高出20%,品牌影响力逐步向全区辐射。

  • 来源:防城港日报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

农友8634

2025-11-26 20:36

鲈鱼养殖托起乡村振兴致富梦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