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随着温室蔬菜技术的大力发展,辣椒种植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同时呢,辣椒炭疽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给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农学博士总结了辣椒炭疽病的发病原因以及综合防治对策,仅供菜农参考。
主要症状
炭疽病主要危害辣椒的果实,特别是接近成熟期的果实更容易发生,也会侵染叶片和果梗。当果实发病,初期病斑为水渍状褪绿斑,病斑凹陷,边缘褐色,中央为灰白色。病斑呈现长圆形或者不规则形,表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多由小点集成,小点有时为黑色,有时呈现橙红色。病斑扩大后,斑面有隆起的不规则形环纹,环纹上密生黑色或橙红色小粒点。当环境干燥的时候,病部组织失水变薄,很容易破裂;空气湿度高时,病部边缘出现浸润圈。被害果实内部组织半软腐、易干缩。当叶片发病时,初生褪绿色水渍状斑点,扩大后渐变成褐色,近圆形,中间灰白,后期在病斑上产生轮状排列的小黑点。植株的茎和果梗被害,会形成褐色凹陷斑,不规则形,干燥时容易开裂。
发病原因
(1)辣椒炭疽病有人又称为“重茬病”,连年重茬种植,田间病原菌积累快、基数大,一旦环境条件适宜,病原菌就会迅速在田间扩展蔓延。
(2)不清除病果、病残体,有人甚至直接打在地里,病菌越冬以后,会借助风雨不断向外传播,条件适宜时就会造成爆发性流行。
(3)病菌生育期短,田间重复侵染次数多。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病原菌的潜育期仅有3天,再侵染次数频繁,病原菌数量积累快,在短期内会造成大流行。
(4)种植密度大、偏施氮肥、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的田块,会加快病害流行。
(5)雨季来临早,降雨多、温湿度适宜的年份,辣椒炭疽病发生重。
(6)重治不重防,不能做到早防早治,一旦田间出现多处发病中心,就会给防治带来极大困难。
(7)用药不对路,或者是药剂对炭疽病活性差,不能有效控制炭疽病发生流行,结果导致大量烂果,甚至绝收,损失惨重。
(8)在炭疽病大流行期间,亩喷药量少,或者药械质量差,不能喷匀喷透,影响了防治效果。
(9)品种间抗性有一定差异。
防治对策
(1)合理轮作:我们可以与非瓜类作物实行至少3年以上的轮作,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水旱轮作,可有效减轻辣椒炭疽病的发生危害。
(2)清理园地:在辣椒收获后,我们要及时将病叶、老叶及植株残体清理出田间,并集中深埋或焚烧,可有效减轻第二年的炭疽病发生。
(3)合理灌溉:在辣椒开花座果期,我们要根据墒情合理灌溉,在辣椒生长后期,我们要避免大水漫灌,有条件的地区,尽量实行滴灌和喷灌,可以减轻辣椒炭疽病的发生。
(4)药剂防治:防治辣椒炭疽病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所以呢,选对农药,再加上科学合理使用,是防治好辣椒炭疽病的关键。在防治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预防为主,早防早治,田间发现病果或病株,及时清除,减少菌源,然后喷药防治。二是施药要均匀,特别是在7月中下旬至9月上炭疽病盛发期,一定要做到喷匀喷透,使每个辣椒都能得到保护。三是由于湿度是决定炭疽病发生轻重的第一大先决条件,在盛发期遇雨,应该加强防治。防治辣椒炭疽病的药剂很多,在实际生产中,常常使用混配制剂、或者自己用来复配,目的就是为了延
缓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不同杀菌剂对病菌作用机理不同,既要选择对辣椒炭疽病活性高的,又要注意轮换用药,以延缓辣椒炭疽病抗药性的产生。
[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名农学专业博士,点击右上角可以关注我!每天更新农业种植知识,推广植物高产技术,欢迎大家评批指正!]
转发0评论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