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打开手机经常有微信群中中艾特我,或者私信我,问题内容大概都是这样的“梁博士,,想听听你对棉花苗事件的分析?”
说实在的,我不是一直做植保的,而且最近一周时间我基本上在自己的玉米试验田里安排玉米水肥一体化试验,对于这个问题既没有现场调查有没有理论研究。
本人仅仅从水肥角度,做一点个人思考和一点可能的建议!
4月27日《干播湿出棉田出苗水到底应该多滴一点还是应该少滴一点呢?》的这篇文章中我系统的对比了一下今年与往年的土壤水分情况:
(1)降雪天数对比发现,2018/2019年冬季降雪量显著高于2019/2020年冬季,因此我们一个基本事实就是:2019年播种前土壤湿度要高于2020年。简而言之,干播湿出中的这个“干”的程度不同,2020年较往年比太干了。
(2)降雨天数对比发现:2019年4月降雨天数为10天,2020年4月截止目前有效降雨为0天,同样的湿出,即使是相同的出苗水量,但是降水量不一样,土壤中增加的水分量也相差较大。简单的讲,虽然都是湿出,但是今年少了降水供应量。
(3)气候干燥情况对比发现:2019年4月平均高温:21℃,平均低温:9℃,极端高温:28℃(2019年4月15日);2020年4月平均高温:23℃ ,平均低温:9℃,极端高温:34℃(2020年4月26日)。简单的对比,2020年比2019年平均高温多了2℃,极端高温多了6℃,高温意味着蒸发量就比往年大。
因此,今年与往年显著差异就是土壤水分少,温度高,气候干旱。
虽然,我没有研究农药、也不是做品种的,但是我们都清楚,所有作物生长都有一个合适的水分含量和适应温度条件;同样所有农药、肥料都有一个施用浓度。
农药,我没有研究但是经常听农户和经销商们讲稀释比例,经常听到多少药配一壶水这样的说法,说明浓度是农药关键的注意事项;农户都知道中午不打药,因此温度问题我想大家应该都是清楚的。
回到问题,讨论问题!
去年土壤水分>今年土壤水分,
今年除草剂等农药用量=去年亩均用量
根据农药溶于土壤水中对植物起作用的角度分析:
今年土壤水中的除草剂浓度> 去年土壤中除草剂浓度;
高温会产生两个作用:第一、土壤水分越来越少,使得今年土壤水中除草剂浓度越来越大于往年;第二、除草剂在高温下效果加剧或者失效。
因此,个人认为,不管如何讨论问题,首先,先看第一件事,农药是否合法,产品登记说明是否合法,包括宣传引导是否合法,如果是不合法,我想讨论什么都没有意义,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如果产品本身没有问题,我们要思考三个事情:(1)这个产品合适的温度范围是多少,什么样的温度条件可以不危害棉花生长;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可以从温度方面考虑解决方案。(2)推荐用量和稀释比例是多少,这个要一定要看看的;水是今年很多问题的解决办法。(3)农药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尤其是随水的移动性,建议厂家尽快做一个运移试验,如果能随水运移可以考虑通过灌溉将药远离播种行,避免危害。
现阶段个人有三点建议:
1、根据土壤墒情考虑复水,切记土壤不易过分干旱,干旱一定会加剧死苗。
2、通过复水带肥或者是叶面喷施,适当喷施一些能够增强棉花抗逆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3、面对今年特殊气温做好后期防护,甚至要考虑后期如果有持续低温等情况应该怎么做,有必要时候要考虑重播。
转发0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