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5日讯(记者 马常艳)今年全国两会,有政协委员建议建立农民退休制度,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经济学系主任杨德才认为,这个建议思想是好的,但在当前背景下操作性不是很强。
建立农民退休制度的建议来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学坤。他建议将推行农民退休制度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显着标志,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能够“洗脚上田,老有所养”,充分享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成果。
这则建议发布后,引发网友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的热烈讨论。有网友表示,建立农民退休制度有助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农民种一辈子种地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是时候得到一点补偿了。不过也有网友认为,这其中有很多问题恐怕难以解决。
杨德才在今年的提案中,也非常关心三农问题。他提议,打造惠农资金监管平台,加大惠农资金监管力度。看到建立农民退休制度的建议后,他说:“我本身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一员,从心底里支持农民退休制度,支持农民退休之后给他们发退休金。但回到现实中,我觉得这个操作性在今天中国发展的这个阶段,还不是很成熟。”
他分析称,若设立农民退休制度,农民到了什么年龄退休呢?城市职工一般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岁退休。如果按照这样的年龄设置,中国种地的农民很多都在60岁以上的,60岁左右的甚至包括超过60岁的很多人都外出打工,那中国农村就没人种地了。从年龄角度来说,很难确定农民退休的年龄。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农民退休之后退休金谁来发放?”杨德才谈到,城市职工在工作时都有五险一金,从工作开始自动参缴,而农民是没有的。综合起来,他认为,这里面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涉及很多其他问题。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转发0评论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