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饲用作物三熟制全程机械化青贮饲料产业,助力解决饲料粮缺口瓶颈

揭雨成

2024-04-25 20:52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2024年4月16日,湖南农业大学在攸县酒埠江镇酒埠江村举办关于“青贮玉米-青贮玉米-饲用作物全程机械化青贮料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现场评议会。该项目由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和攸县蔬而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完成。此次评议专家组来自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省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等。针对我国当前饲料粮严重短缺的背景,该研究项目筛选出适合湖南地区机械化生产的饲用作物品种,包括先玉30T60青贮玉米、中饲3297饲用小黑麦和华大麦8号饲用大麦等。构建了青贮玉米和饲用作物的播种期、播量、施肥种类、施肥时期、施肥量、除草、抗病虫、抗倒伏、收获期及收获利用等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即:采用旋耕施肥起垄开沟播种一体机(2BYG-230)进行耕地、施肥、起垄开沟、播种一体化操作;采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SWAN WP-500进行除草追肥病虫害防治一体化操作;采用改良式“五征SMR1000H(4QZ-3)青贮饲料收获打捆机进行收割粉碎和打捆及采用五征高北裹包机进行田间裹包青贮加工和采用五征青贮抱草机进行裹包青贮的运送等一体化操作技术等三个一体化大大节省了用工,减少了劳动力成本,该模式单季亩节省用工成本570元,全模式三季共节省成本1710元,亩产值在9600元以上,年亩纯利润500元以上。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湖南省草食动物产业技术体系牧草种植与秸秆加工利用岗位专家揭雨成老师补充介绍说,“青贮玉米-青贮玉米-饲用作物全程机械化青贮料生产”模式节省劳动力成本,解决了劳动力短缺和用工成本过高的问题,充分利用亚热带区域温光水资源,较传统双季和单季青贮玉米模式依次分别增产50%和200%,有利于解决我国饲料粮严重短缺的问题。该模式为湖南青贮饲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显著增加了饲用作物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湖南省及周边地区青贮饲料的高效生产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指导项目合作单位攸县蔬而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南农业大学现代产业学院行业导师丁建兵总经理强调说:该模式是一种饲用作物“公司+农户”的适度规模化的高效模式,实现了一对夫妻可以管理1000亩和年纯利润在50万元以上的目标。该项目第一执行人,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湖南省草食动物产业技术体系牧草种植与秸秆加工利用岗位专家团队主要成员邢虎成老师介绍说:在湖南及周边类似地区丘陵区比较平缓的旱地及旱坡地可以加大力度示范推广“青贮玉米-青贮玉米-饲用作物全程机械化青贮料生产关键技术和模式”,我们将充分利用湖南省适合发展“青贮玉米-青贮玉米-饲用作物全程机械化青贮料生产关键技术和模式”的土地资源,推动湖南省及周边地区青贮饲草产业的高效发展,助力我省乃至我国饲料粮的严重缺口。



1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