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

惠农新政

2019-08-23 10:05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河北宽城板栗栽培可追溯至东汉时期,至今已有3000多年。据传,康熙四十五年,康熙途经宽河城,正值板栗成熟,食后赞曰:“天下美味也”。时至今日,全县板栗种植面积达80万亩,栗树2600万株。其中,百年以上的板栗古树达10万余株,现存最老的板栗古树树龄逾700年,被誉为“中国板栗之王”。

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人们依地形修建撩壕、梯田,栽植板栗,并在林下间作农作物,饲养家禽,用剪下的枝条栽培栗蘑。传统板栗园利用物理和生物方法防治病、虫、草害,形成梯田—板栗—作物—家禽复合生产体系。板栗树与周围其他植被共同构成独特的山地景观,并发挥着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的重要作用。利用传统方法栽培,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铁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宽城板栗形成了色泽光亮,口感糯、软、甜、香的独特品质,素有“中国板栗在河北,河北板栗在宽城”的美誉。

板栗栽培自古以来就是宽城农业的主导产业。板栗被誉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是当地居民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目前,板栗带来的经济收益占当地农业收入的80%以上。当地人将板栗看作是吉祥的象征,在拜师、庆寿、婚嫁等重要时刻,都以栗子相赠,以示祝福。有关板栗的历史传说、民俗礼仪、文学作品不胜枚举,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板栗文化。

近年来,宽城采矿业的发展及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使传统板栗栽培系统的保护和传承面临巨大挑战。宽城县政府按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制定了传统板栗栽培系统保护与发展专项规划和管理办法。通过板栗古树的保护、经营模式的创新和休闲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遗产保护问题。

 

5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5

农友7970

2019-09-06 08:2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敖爱民

2019-09-02 06:23

农牧业局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884

2019-09-01 14:23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毕喜文

2019-08-31 19:43

板栗好处多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745

2019-08-30 14:20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661

2019-08-30 06:20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660

2019-08-28 19:25

值得保护。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571

2019-08-28 16:4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职业农牧民大辉

2019-08-26 05:21

兴安盟可以种吗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常绿果树育种与栽培岗位专家

2019-08-25 23:43

应该加强保护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猕猴桃岗位专家王仁才

2019-08-24 23:58

值得保护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周建国

2019-08-24 12:08

怎样引种呢?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442

2019-08-23 18:39

我在广西,有没有早熟品种。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904

2019-08-23 13:44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130

2019-08-23 13:05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