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天气有些反常,高温不说,还多雨。接下来马上要入伏了,高温高湿的天气成了水稻稻瘟病的温床,可能在一些地方水稻稻瘟病会呈现出加重的态势。临近水稻的出穗扬花期,对水稻稻瘟病农民一定不能放松了。高温高湿有利于水稻稻瘟病的病毒侵染。
如果不重视水稻稻瘟病,后果很严重,最严重的时能引起40%-50%的减产,甚至是颗粒无收。这里尤其是要防治穗颈瘟的发生,同时还要预防节瘟,它们都能造成水稻白穗而导致绝收。近几年,在广东等一些南方地区,水稻稻瘟病每年的发病面积不少于50万亩,从年度数据来看,还在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
从品种方面来看,因为抗性和各水稻品种的特性不同,每个品种对于水稻稻瘟病的抗性也不同,各地农民还是需要根据当地水稻稻瘟病发病态势决定购买抗性强度如何的品种。除了品种上有讲究之外,肥料的使用也有讲究。如果在种植过程中,氮肥使用过多,就会造成水稻贪青,贪青的后果就是对于水稻稻瘟病的抗性降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种子带毒,上一年田间稻草回田也有可能造成水稻稻瘟病的发病。
对于水稻稻瘟病,还是坚持预防为主的策略。因为水稻稻瘟病都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为5天到7天,如果是更严重的水稻穗颈瘟,潜伏期更长,能达7天到10天。一旦发生严重的水稻穗颈瘟,就很难防治了。
目前对于水稻稻瘟病的防治,通常选择的防治药剂有哪些呢?市面上常见的有:稻瘟灵、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稻瘟酰胺,但如果要问对水稻稻瘟病预防效果最好的是什么?肯定是三环唑了。水稻稻瘟病,有着明显的发病区域性。对于一些易感品种和地区,包括山区和粳稻区,发病较多且较重。这里需要注意,如果使用其他药剂的话,一定要复配使用。
选对了药剂,喷施的时间也是值得拿捏的。在水稻稻瘟病发病严重的地区,推荐在破口期和始穗期进行预防,选择使用的药剂主要是:稻瘟灵、吡唑醚菌酯、肟菌酯·戊唑醇和苯甲·嘧菌酯等。如果该地区发病概率很大,就一定要在喷药时候加上三环唑了,这里不必担心的是,三环唑的价钱不高,效果却还不错。
喷药时候如果水稻稻瘟病已经出现了零星的发病情况,建议在第一次喷药选择水稻育穗之前,单独用三环唑、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稻瘟灵复配后,增加水稻的渗透吸收来增加防病效果。在出现零星发病时候,建议首次喷药后7天加上安透这类助剂再喷一遍,提高药剂的吸收和展着性。破口后,建议采用结合的方式防病,用三环唑+稻瘟灵、三环唑+吡唑醚菌酯、三环唑+肟菌·戊唑醇,在破口期施药一次,到始穗期,出穗10%的时候,再喷药一次。
对于水稻稻瘟病,喷药时候一定要注意一定的技巧,首先建议要以复配为主,其次农民都认为的春雷霉素对于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预防性欠缺,如果想让春雷霉素用于治疗水稻稻瘟病,要复配!再次就是对于贪青、病斑多、白穗的部位,要重复喷雾喷透。最后,喷药时候,要保证用水量保证充足,一般每亩地用水60斤以上。#三农# #智慧农民#
转发0评论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