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村留住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2018-03-09 10:45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其他$

原标题: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让农村留住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李阳 谭柯 北京报道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林牧渔业和种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

“除了要政策好、有资金扶持,更多还是要靠人。”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接受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让农村留得住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劳动力空心化 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刘永好说,最近这一年时间,他走访了四川的凉山、仪陇、乐山等地,以及东北、山东、河南等农业发达区域后,发现部分地区农村小、散、乱的格局依然存在,不少年轻人、中青年人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就剩下一些老年人、小孩。“现代农业靠谁去做呢?完全靠中老年人显然不现实。”刘永好表示。

刘永好介绍,国家数十年来花了大量的力气建立了很多农业院校。但事实上,这些正规的农学院大学生,毕业后不少人转行留在城市。真正在农村从事“三农”工作的毕业生相对较少,能坚持下来,也是很难的。

“根本原因在于‘三农’产业相对收入低、相对规模小。”刘永好坦言,相对城市收入较高、工作条件好等优势,“三农”产业难以吸引到农业专业人才,这对农业技术人员本就缺乏的现实状况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刘永好说,农村存在的人才留不住、引不来的现象普遍存在。今天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由留守的中老年人来完成,这一现象有人称为“农村劳动力空心化”,劳动力空心化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重要问题。

提升扶持力度 让农村留住人才

“因此,要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重视乡村技术人员的培养,要留住他们,让他们在农村能够扎下根来。”刘永好说,改变这种空心化的格局,为乡村振兴持续输送人才,让农村拥有一大批有文化、受过培训、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新型农民或农技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完成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刘永好建议,国家研究、制订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农业类大中专毕业生重返“三农”领域,创造条件让正在接受培养的农业人才回归农业和坚守农业。

他建议,相关政策对回归农业和坚守农村的人才进行专项补贴、提升工资待遇、减免相关税赋等综合支持,让这些农业专业大中专毕业生能够留得下来、扎根农村,从事现代规模化种养殖、开办家庭农场、开展农技创新专业工作,成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力量、核心力量。

同时,刘永好建议出台系列政策,制订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新农民、农技员的培养计划;对培养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对培养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对培养结果进行资质认证,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掌握专业知识、通过考试获得资格认证的新农民、农技员在其后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给予鼓励、帮助和支持。如对其进行创业补贴、信贷贴息等,在其生产的农产品进入产业链的过程中,给予物流补贴、税收优惠,以及优先纳入地方政府采购系统等政策支持和有效帮扶。

企业共同参与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我们农村要搞现代农业,必须有新型职业农民。”刘永好说,新型农民必须懂现代农业的基础知识,比方说农业机械的操作,以及怎么通过物联网、互联网技术进行销售或者运营管理,还有就是懂得新型的防病、治病技术等等。

“国家的财力是有限的,不单单是政府来做这个事,还要全社会的力量。”刘永好说,可以动员、集合社会力量,慈善人士、企业家,尤其发动一批涉农企业共同参与新农民、农技员的培养、培训。

据他透露,在农业部的支持下,新希望集团计划用5年时间,联合一批优势涉农企业,为社会培养10万新农民、农技员,助力乡村振兴。实践表明,企业的参与,既能让培训覆盖面更广,也能让教学与实战相结合,还能对新农民的创业项目或产品从产业链的角度进行对接和支持,效果突出、意义重大。

此外,刘永好建议,对积极承接培训任务、自办新农民、农技员培训基地的优势企业,结合所培训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给予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专项支持,以及用地及证照审批等综合性支持。

相关

推进冷链物流 让农产品加速进城

农业现代化的另一个难题是农产品的流通。刘永好说,目前,我国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9%,大多数肉类、禽蛋、水产品、蔬菜、水果产品的分销渠道没有严格的冷链环境,远低于欧美95%以上的水平。

事实上,目前国内大量易腐食品在运输中没有温度监控,导致农副产品在最终消费前的损耗量很大,且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随着电商渠道延伸至生鲜领域,在平均3~4天的运送耗时需求下,冷链物流的需求在快速增长。

因此,发展冷链物流符合当前农产品大规模流通的客观趋势,是保障食品安全、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的必要路径,同时可以通过降低农产品流通腐损率、促进农产品销售路径拓展来帮助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刘永好建议,应增加绿色通行证发放数量,放宽对生鲜农副产品配送车辆的进城限制,对管理规范、设施先进的重点物流企业应优先颁发绿色通道通行证,放宽车辆进城时间和通行路段限制,以大幅提升物流配送的效率,保障城市配送的畅通,满足城市消费群体对安全生鲜产品的需求。

同时,冷链物流对全程每个环节都有严格要求,在车辆、冷库、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投入资金大,刘永好建议对冷链物流配送车辆在各收费站给予免费或优惠通行的待遇,降低企业成本负担,支持企业集中力量投入到产业进步与升级中。此外,他建议,应加大城市生鲜食品中转分拣冷库建设,增加城市中转冷库建设用地的规划,确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匹配,满足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需求。

    (文章来源:重庆商报)

46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7评论25

王廷贤

2018-08-09 01:19

说得对!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喜来乐家庭农场

2018-04-01 12:54

回复 @本来旺:我都申请两年还是没有结果。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本来旺

2018-03-19 17:24

各地情况不一样。我们孝感市政府组织各单位院校每年都有很多培训班,十天半月完事就发证书,还跟踪调查。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家乡之美

2018-03-18 08:25

有资金的大老板搞农业有钱投资如养殖能享受到各种补贴而小养殖任何补贴都没有,这样大养殖户影响小养殖户的市场出售行情所以欺负的小养殖户无法养殖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家乡之美

2018-03-18 08:07

农民难干任何一件都是难,党的政策每次转变我都随政策走,起落都是政策这次我俩囗养的十头繁育母牛又该出售了只因挣不到钱赔不起了没钱喂养了,干了四十多年的农业这次真的干不成了,出售后进城打工吧。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波澜壮阔

2018-03-15 05:12

我也想学习学习找不到报名地方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白雪玲

2018-03-13 06:47

回复 @玉林:我们这里也是有很多自己投资养殖的鸡,牛到最后没有销路低价处理赔钱告终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恒~

2018-03-12 20:44

回复 @王凤利:我也是在网上报的名,好几个月了一直还在审核中……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王凤利

2018-03-12 20:38

回复 @何氏:谢谢 去年我打听过农机校和农广校 都说没有听说过新型职业农民 年前在云上智农上申请报名,到现在一直没有通过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584

2018-03-12 15:27

回复 @何氏: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的可以免息贷款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杜小杜

2018-03-12 07:58

怎么报名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凤凰树

2018-03-11 20:08

国家政策是培训有技术的职业农民,不可能通过十几节公众课就能培训出一个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何氏

2018-03-11 11:17

回复 @展翅的雏鸟:养殖更费钱,每年的利润可能刚够利息吧,主要还是得推广营销提高价格,不然好东西都卖的白菜价,有时候成本都不够,不能和市场上那些大型现代养殖比,他们规模话之后边际成本低很多,人家在市场上积淀的时间长了稳定,刚创业起步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何氏

2018-03-11 11:11

回复 @王凤利:你要报名什么?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是村里的村长第一手知道信息的,然后再往下传,最后报名是当地的农广校,也有农牧业局参与,可以直接问问当地农牧业局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何氏

2018-03-11 11:06

回复 @王凤利:这是农业部的培训,每年都有,由各地旗县的农广校具体组织。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展翅的雏鸟

2018-03-10 23:09

回复 @玉林:来我们这有地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展翅的雏鸟

2018-03-10 23:08

回复 @何氏:是的,农村创业前期投入太大,风险又高,家里老人生病卧床不起无法外出打工,想在家搞养殖,也没技术,有心无力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王凤利

2018-03-10 21:24

回复 @何氏:哪里报名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王凤利

2018-03-10 21:24

回复 @刘氏农业:在哪儿报名 我们这边农机校为什么说没有听说过新型职业农民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恩阳区青堡村齐发家庭农场

2018-03-10 21:23

回复 @恩阳区青堡村齐发家庭农场:学习了两年了也没有什么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46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