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猕猴桃褐斑病又称为叶枯病,是造成猕猴桃落叶落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猕猴桃危害程度仅次于溃疡病。每年的7-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很容易引起大量落叶落果,造成树势衰弱,严重影响到果实产量和品质,我们必须以预防为主,抓好早期防治。
发病症状
猕猴桃褐斑病是猕猴桃生长过程中的一类主要病害。在发病初期,会在叶片上出现黄绿色的小斑点,随后不断扩大,病斑中部为灰褐色,边缘为深褐色,环境潮湿时,病斑部位的叶背面会有霉层出现。到了发病后期,会形成不规则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部呈现褐色轮纹状。随着发病程度不断加重,病斑将逐渐连接,导致叶片大面积变褐,造成早期落叶。
发病规律
致病病原菌可以以分生孢子器、菌丝体和子囊壳在落叶上越冬,到了第二年春季萌发新叶以后,产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跟随雨水在猕猴桃叶片上萌发菌丝进行潜伏侵染。这种病害一旦遇到高温天气,就发生十分严重。通常情况下,5-6月份为病菌侵染高峰期,病原菌一般从叶背面入侵,叶边缘随后出现水渍状小斑。每年的7-8月份属于该病的发病高峰期,秋季病情发展较慢,但如果在9月份遇到多雨天气,病害仍然发生很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我们要适当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合理负载,适量留果;注意夏剪,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同时呢,我们要注意控制灌水和排水,水位高的地区要设排水沟及时排水,降低果园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2)冬季清园:我们应该结合冬季修剪,彻底清除病残体,并及时清扫落叶落果,减少病原菌是预防病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3)科学整形修剪:我们务必注意夏剪,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夏季高温高湿,这是病害的高发季节。注意控制灌水和排水工作,以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发病程度。
(4)药物防治:冬季清园的时候,可以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清园;在花蕾期,及时喷布800-1000倍液的40%农抗120等杀菌剂,间隔7-10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开化以后,用600-800倍液,再连喷2次,不仅可以防病抗病,同时还能提高猕猴桃抗寒、抗旱和免疫能力。在夏季的时候,可以结合叶面喷肥,每次加入杀菌剂类农药,比如42%噻菌灵600-1000倍液,70%丙森锌500-800倍液,70%代森联600-800倍液。
注意事项
(1)在高温、阴雨、雾天和露水未干情况下,我们要避免使用波尔多液、含铜制剂杀菌剂,以免发生药害。
(2)高温期用药要避免高温时段施药,应该在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5点后施药,以确保操作人员和作物安全。
(3)严格按照安全用药规范操作,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名农学专业博士,点击右上角可以关注我!每天更新农业种植知识,推广植物高产技术,欢迎大家评批指正!]
转发0评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