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大田粮食作物,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冬季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小麦冬季生长得壮与不壮是小麦高产的基础,建议适时浇好冻水,适时划锄松土、压麦保墒,保苗安全越冬,为春季节水管理奠定苗情基础。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麦冬季管理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①及时浇好越冬水
冬灌适宜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左右时进行,过早,气温偏高,蒸发旺盛,不能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并会因水肥充足引起麦苗徒长、甚至冬前拔节过苗,冻害严重;过晚,温度偏低,不利水分下渗,地面易积水形成冰壳。
浇冬水有利于沉实土壤,保证麦苗安全越冬,有利于麦田贮存水分,为翌年早春小麦返青、起身提供良好的墒情,争取管理上的主动。因此,有水浇条件的地方,应适时浇好越冬水,黄淮海麦区在11月底、12月初为适宜浇冬水的时间。
②划锄松土、压麦保墒
小麦冬浇后要及时对麦田进行划锄。小麦冬浇后,土壤表层会出现龟裂,不划锄土壤裂隙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而且坷垃多、裂缝多、表面秸秆多,不但跑风失墒,深裂隙还能扯断小麦根系,影响小麦生长。划锄后松土后进行压麦,以压碎坷垃,弥补裂缝,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对麦田保墒、保温很有好处。
③合理施肥
小麦在浇冻水时,可以根据苗情来适量的施入尿素,底肥施用不足或者土壤比较贫瘠,麦苗长势弱小发黄,可以追施适量尿素,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小麦正常生长发育,而且还能有效保证能安全越冬。我们要增加施有机肥和磷肥,这样才能促使麦苗早分蘖、大蘖,盘好根,使弱苗转为壮苗,安全越冬。但是施肥切记不能过量,对于土壤比较肥,或者旺苗壮苗的地方我们要少施肥,以免发生贪青。对于不浇冬水的土地,一定不能施肥。
④预防病虫害
冬天到来前,是小麦发生病虫害的小高峰,麦苗基本在小麦播种后20d左右长齐,小麦出苗后一个月前后均有可能被锈病、纹枯病感染,对于发病的地块要进行科学管理,及时根据发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及时查看发病情况,严重的麦田可用20%三唑酮乳油50-75g,加水40-50kg喷雾。麦田常见的害虫有蛴螬、蝼蛄、金针虫,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200倍液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200-1500倍液进行喷洒。除草剂有一定的危害,用药时一定要注意比例,以免对麦苗造成二次药害。
转发0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