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泥塑展现乡村生活

农业资讯

2021-12-23 15:37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多年来,孙红斌制作了七八百件泥塑作品,以民俗乡土系列为主,以及一些红色系列作品。

“我从小在山区长大,对太行山有深厚的感情,对乡村生活场景印象深刻,10多年来,一直围绕乡土创作泥塑作品。”近日,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黄土地泥塑非遗传承人孙红斌向笔者展示了他的泥塑作品。

在他的工作室太行人家艺术坊里,各种各样的泥塑作品琳琅满目。揉、捏、搓、刮、刻……一双巧手上下翻飞,各种形象逼真的人物、场景渐渐成型,人物造型丰满活泼、浑厚简练,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儿时的他,就常到寺庙里看雕塑,大学时学习美术专业,并且选修过一段时间的泥塑课程,对泥塑创作产生了兴趣。孙红斌告诉笔者,制作一件泥塑作品,要经历选土、筛选、冲洗、暴晒、调制、构思、捏制等十余道工序才能完成。

“刚开始泥塑创作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我就自己不断改进。”孙红斌说,比如土干了以后容易崩裂,刚开始尝试打支架,制作过程中,泥巴会收缩但铁丝在里面不收缩,泥巴就又裂开了,后来他开始尝试里面做成空心的,泥土里加入棉絮更有张力,一步步学习摸索解决问题。

多年来,孙红斌制作了七八百件泥塑作品,以民俗乡土系列为主,以及一些红色系列作品。“不管提到农村生活的哪一种场景,我不需要多思考,立马就能做出来。”

爆米花、打铁、卖货郎、推碾子、磨豆腐、村口闲聊、老陈醋制作……在他的作品中,包含了老手艺、农耕以及村民的日常生活场景。这些泥塑造型大部分来源于孙红斌的儿时记忆,通过泥塑记录儿时的所见所闻,展示乡里乡亲的生活,成了孙红斌多年来坚持的创作方向。

与此同时,孙红斌还围绕当地红色文化,制作两委太行红嫂、唱支山歌给党听等10余件红色泥塑作品。孙红斌说:“长治红色资源丰富,我希望将当地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结合起来,丰富作品内容,传播红色文化精神。”

“现在,我有两个徒弟跟着我学习泥塑技艺,能坚持学习泥塑技艺的人不多。”谈及传承,孙红斌说,“下一步,我想结合当地旅游景区,比如太行山大峡谷、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等,做一些文创产品,再开个泥塑培训班,培养一些对泥塑感兴趣的孩子,传承传统技艺。”

7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39

农友李东

2021-12-30 21:39

乡村振兴,多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621

2021-12-30 08:09

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665

2021-12-27 21:07

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吴宏岩

2021-12-27 08:50

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963

2021-12-26 17:54

发展区域特色,增收农民。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761

2021-12-26 06:42

7777888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761

2021-12-26 06:42

666999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904

2021-12-24 10:17

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983

2021-12-24 10:09

??????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586

2021-12-24 10:02

手艺传承下去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584

2021-12-24 09:20

好的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452

2021-12-24 09:05

好,讲的很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596

2021-12-24 08:49

6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云南景谷

2021-12-24 08:43

加强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525

2021-12-24 07:54

谢谢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275

2021-12-24 07:46

好好好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663

2021-12-24 07:39

各种各样的泥塑作品琳琅满目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444

2021-12-24 07:31

繁荣乡村生活。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袁中平

2021-12-24 07:24

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898

2021-12-24 07:02

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7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