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农民种小麦,小麦播种前整地进行旋耕的是越来越多。很多农民在播种前对土壤简单的进行旋耕,然后就开始进行播种,这样做对小麦播种好吗?会对小麦生长造成哪些影响?旋耕地种植小麦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首先是耕层太浅
现在的旋耕机旋耕深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连续多年进行旋耕地块下层土壤坚硬,不利作物根系深扎耕层越来越浅。
其次是土壤过于疏松
经常会有一些地块由于旋耕质量不高,耕后不进行精细耙田,深层土块过多,土壤孔隙大,保肥保水能力及保温性能差,不利小麦生长发育,麦苗容易苗黄苗弱。
进行旋耕地块如果耕层过浅,土壤过于疏松会给小麦带来以下几点危害
1、小麦根系容易生长不良
由于耕层浅、土壤间隙大等原因,容易造成小麦扎根浅、发根量少,小麦根系不能和土壤充分接触,麦苗抗寒、抗旱、抗倒伏能力较弱,到小麦生长后期也容易发生早衰。
2、小麦容易形成深播弱苗
由于土壤过于疏松,小麦播种深度不容易掌握,很容易造成播种过深,小麦出苗时间长,冬前麦苗生长缓慢,不但苗黄苗弱,而且分蘖缺位严重,小麦成穗数不高。
3、小麦更易发生冻害
根据研究调查发现,旋耕地小麦冻害重于正常犁耕地,主要原因是旋耕地土壤疏松不实,跑墒快,土壤易干旱,热容量小,冬季冷空气易侵人,旱冻交加,小麦冻害加重。
4、晚播小麦春季浇水后容易死苗
因为土壤过于疏松,如果在冬前和早春未采取镇压等管理措施,加之晚播小麦返青期个体发育不足,生长量小,春季浇水后土壤下沉时带动分蘖节下移,或者麦苗发生倾倒,被泥土“压心”,麦苗几天后开始死亡。
5、麦苗发黄且生长缓慢
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秸秆还田地块,由于秸秆还田,秸秆未得到充分腐熟,小麦根系和秸秆直接接触,随着温度升高,秸秆腐烂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为害小麦根系,根系受害变黄,麦苗发黄,生长缓慢甚至停止。
1、建议旋耕与深耕隔年轮换
小麦播种前进行整地,建议旋耕与深耕进行隔年或2年轮换,可以有效解决旋耕整地耕层浅、有机肥施用困难等问题。
2、旋耕后进行精耕细靶
建议旋耕次数要达2次以上,用旋耕机旋地后要把土壤耙细耙透,可以避免土壤过于疏松,能有效提高小麦播种质量、防止小麦腐熟冬春死苗现象。
3、旋耕后播种技术管理要到位
经过旋耕的地块,播种时需控制播种深度,在播种后与越冬前要及时进行镇压,起到提温保墒作用;播种时建议采用精播半精播技术,控制小麦群体,防止倒伏;要根据小麦品种特性,做到适期播种,培育出小麦冬前壮苗。
4、 旋耕与应变措施相配合
在小麦播种期间如果遇到多雨天气、小麦播期往后推迟的情况下,地势低洼、土质黏重的地块采取旋耕整地可以提高整地质量,提早小麦播期,在此情况下,旋耕地要保证整地和播种质量,以“好”补晚,切不可为赶播期而粗放耕作;春季早镇压晚浇水,避免发生死苗。拔节前后若出现麦苗黄而不长的情况,要及时浇水,7天后可再浇1水,同时配合使用尿素等氮素化肥,可促使麦苗恢复生长。
转发0评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