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是中国老百姓传统意义上的大米消费月。在上海的各大超市里,除了江苏、东北等产区的外来大米,地产大米的身影也渐渐多了起来。
面对纷繁复杂的大米品牌,市民该如何选择?如今,市民大米消费习惯又经历了哪些变化?
地产大米为何“悄无声息”
嘉兴路街道的钱大妈近日参加了小区的厨神大赛,她用上海地产大米为主食材制作的烧卖,在8个参赛作品中胜出。她说,“以前经常吃北方的大米,口感要硬一点,后来比较偏好口感糯一点的南方大米。”
专家介绍,南方大米与北方大米相比,水分含量高、口感软,适合上海人的口味;北方大米口感硬、颗粒成型度高,更加适合伙食团的供应。
据有关数据显示,上海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约140万亩,年产稻谷80万吨,折合成大米在50万吨左右。
然而多年来地产大米“悄无声息”,原因在于上海所产稻谷长期交售国家粮库,只求丰产不打品牌,也导致了稻米集中度低,市民知晓度不高。
从去年开始,上海计划用三年的时间,试水从“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立志实现上海地产大米的强势回归。2018年,上海新大米再接再厉走进社区、超市、电商,力求打造地产国庆期间新大米品牌。
今年“上海新大米”供应总量在800吨左右,比去年增加300吨。今年“上海新大米”分成1公斤和2.5公斤两种包装,售价为每斤分别为8元、10元,售价较去年略有上涨。
一方面是让更多居民近距离优质上海新大米,树立起正确的农产品消费观,另一方面也为推动本地米从“卖稻谷”向“卖大米”“卖品牌”转变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
外来大米已成市民饭桌常客
据环球网报道称,日本对中国的大米出口将扩大。今年从北海道首次出口的大米品牌是“梦美米”,共计12吨。货船从石狩湾新港出发,就预定在上海销售。
不仅如此,其他国家进口大米也在“激战”上海大米市场。例如泰国、柬埔寨凭借着该地出产的优质大米,迅速“扩张版图”。典型代表如泰国茉莉香米、日本的越光大米、柬埔寨香米,如今均已成为市民饭桌常客。
“上海菜,全国来。”如今用在大米供应上,同样贴切。近年来,全国各大稻米产区源源不断来沪推介,年年加码想扩大其影响力。
拿江苏来讲,兼具韧性嚼劲和软糯味香的苏米,占到上海来粮的近70%。以五常大米、响水大米为代表的东北大米更是兼具了品质和品牌。
高端大米消费逐年上升
从近几年的市场变化来看,上海消费者手中端着的“饭碗”,也同样站在了消费升级的“风口”。大米品类已经形成四大全新的消费趋势:新鲜米、新米种、新产区、新方式。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主食品种越来越丰富,动物蛋白摄入量日益增加,上海市场大米总体销量呈下降趋势。但从电商平台数据显示,高端大米的消费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上海家庭购买力仅仅排在广州和浙江之后。
同时,上海消费者的口味开始逐渐回归南方大米。例如,今年首批崇明“两无化”(不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大米上市。该大米只能通过在线方式购买,且对外只销售一种规格,即6斤的礼盒装,售价统一为298元。据相关人士介绍,“此米颇受市场欢迎”。
大米的新鲜程度,日渐成为决定购买行为的核心消费要素。一年内收割为“新米”、3个月内收割是“鲜米”。例如,上海新大米就是主打三个特点,鲜、优、早,无需长距离运输,从采收加工到摆上货架,更快速,在外来大米进沪之前抢占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一人食、锁鲜装、免淘洗、开封即煮”等宣告大米消费新方式。快节奏、高压力的一线都市白领生活,推动了新大米产品市场更新迭代和细分升级。小规格锁鲜装或一人份,成为大米行业内重要的新增市场机会。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的“概念大米”:一是增加或降低某种营养素含量,如富硒米、高钙米、低蛋白米;二是“嫁接”了其他食品的营养价值,如竹营养米、麦饭石大米等;三是为迎合消费者味觉、视觉喜好,将大米的色泽或口味改造,如苹果米、香蕉米等。
专家提醒:“概念大米”只要没有申请作为保健食品,就不能以保健作用作为自己的广告,只能作为普通的大米售卖。
转发0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