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京1月10日消息(记者杨守华)江苏华西村作为受益于改革开放最先富裕起来的“天下第一村”,在十九大后,通过打造农村都市的规划,迅速展开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
“这个是大包装的,稻子收下来以后呢,我主要是两块,一个直接加工成大米,还有一部分稻子在里面就把它储存起来。这样脱粒出来以后更新鲜了。对对。现在这个种水稻呢,你们就是要按照……”2017年的秋收刚结束,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就跑到了农业高品质稻米生产基地的仓库里查看新收获的稻米,他对基地里的7个年轻人种的1000亩水稻的收成很满意。当吴仁宝带领全村百姓通过创办集体企业走上富裕道路,把老百姓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后,吴协恩却又开始了把村里的一部分年轻人送回了土地上:“我们在农村,这个农业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基础,更重要的呢,我们中国在农业产业上面,实际上才刚刚起步,我们完全可以公司化的运作,把农产品做起来,这个空间是非常非常巨大的,他们今天在华西种,明天可能在其他地方种了。”
一年多前,吴协恩在日本考察了十几个农场后,决定在全村选派7名35岁以下的年轻人去日本学习水稻种植,发展现代农业。这7个大学本科生在日本,学会了育苗、插秧、施肥、加工、操作农业器械甚至拆卸农机。几个月的学习后,7个年轻人回到国内负责了村里的千亩农田。从农资采购、物联网操控灌溉,研发平田设备和播种自动上土装置,设计包装电商推广……“华西牌”大米评上了“江苏好大米金奖”。华西都市农业高品质稻米生产基地负责人梅振华介绍:“我们要把品质放在第一位,所以,我们在每年的种植,我们就有意识地在产量和品质上进行对比,我们把这一千亩地分成了六块,每个人负责一块,我们的产粮有800多斤,900多的,也有1000多的,最高没有超过1100的,我们都给它单独地标注出来,加工的时候也是分类加工,我们也是单独地去检测,我们也是在寻找一些品质和产粮的平衡点。”
吴协恩说,他打算将高品质稻米生产基地创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水稻种植面积实现从一千亩到一万亩的跨越。同时加快水稻种植标准的制定,把华西种植模式推广到全国各地,让华西的农业科技惠及全国。“现在呢,大家对农产品的要求也高了,这个时间节点就到了。到了我们农业大投入的时期了,就是要从量到质的转变的这个过程,现在是要靠知识来种田了,靠科学来种地,就是这几年我一直在农业上面在投,不光是说投一点钱,更重要的是投人,因为人是第一要素。”
过去的一年,华西村实现了可用资金比上一年增6.99%,交税比上一年增2.71%,这已是华西村连续五年实现“双增”。对于十九大描绘的乡村发展的美好前景,作为十九大代表,吴协恩说,具体到华西村,他们的规划就是在今后的五年把华西村打造成真正的“农村都市”:“我们这个五年就是要更好地来打造农村都市啊,就是把城市的服务功能嫁接到我们农村来,保持好农村的特点特色,全面提升我们华西人的综合素质,就是送知识送健康,这两个送是我们现在的主要抓手,我认为送知识就是送给华西一个新的未来。”
(文章来源:央广网)
转发0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