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喂什么饲料

鄂东三农

2025-07-07 09:44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泥鳅作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养殖品种,因其适应性强、生长快、营养丰富而备受养殖户青睐。然而,要想获得理想的养殖效益,科学合理的饲料投喂是关键环节之一。泥鳅的食性较杂,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需求也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其生理特点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饲料类型和投喂方式。

一、泥鳅的食性特点
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在自然环境中主要以水生昆虫、藻类、有机碎屑、小型甲壳动物等为食。幼鳅阶段(体长3厘米以下)偏重动物性饵料,如轮虫、枝角类等浮游生物;随着生长,逐渐转为动植物混合食性;成鳅阶段(体长5厘米以上)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但动物性蛋白仍是促进生长的关键成分。泥鳅的摄食方式特殊,通过触须感知食物,喜欢在夜间或光线较暗时觅食,水温20-30℃时食欲最旺盛,低于10℃或高于35℃时停止摄食。



二、人工养殖常用饲料类型
1. 天然饵料
包括浮游生物(如硅藻、绿藻)、水生昆虫(摇蚊幼虫、水蚯蚓)、有机碎屑等。这类饵料适合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可通过施肥培育(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300公斤),既能降低饲料成本,又能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畜禽粪便作基肥时需充分发酵,避免寄生虫和病菌污染。

2. 人工配合饲料
- 粉状饲料:适用于鳅苗期(体长1-3厘米),粗蛋白含量需达40%-45%,主要成分为鱼粉、豆粕、麦麸等,投喂前加水调成糊状泼洒。
- 颗粒饲料:成鳅阶段常用1.5-2.5毫米直径的沉性颗粒,要求粗蛋白含量32%-38%,脂肪5%-8%,并添加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和B族)及矿物质(钙磷比1:1.5)。优质配方示例:鱼粉15%、豆粕30%、菜籽粕20%、玉米粉15%、米糠10%、预混料5%、鱼油3%。
- 膨化饲料:具有浮水性,便于观察摄食情况,消化吸收率比普通颗粒料高15%-20%,但成本相应增加30%左右。


3. 动物性活饵
水蚯蚓、黄粉虫、蝇蛆等活体饵料蛋白质含量高达50%-65%,能显著促进泥鳅生长。实践表明,投喂水蚯蚓的泥鳅比单纯使用配合饲料的生长速度快20%。活饵需用5%食盐水消毒10分钟后再投喂,避免带入病原体。

4. 植物性饲料
米糠、麦麸、豆渣、玉米粉等可作为辅助饲料,但需注意:豆渣需煮熟后投喂,否则易引发肠炎;麦麸投喂量不宜超过日粮的20%,以免影响蛋白质吸收。

三、饲料投喂技术要点
1. 阶段化投喂方案
- 鳅苗期(0.5-3厘米):每日投喂6-8次,日投喂量为体重的8%-10%,以轮虫、蛋黄浆或200目筛过的粉料为主。
- 幼鳅期(3-5厘米):每日4-5次,日投喂量5%-8%,过渡到细颗粒饲料。
- 成鳅期(5厘米以上):每日2-3次(早晚各一次,傍晚投喂量占70%),日投喂量3%-5%。


2. 水质管理配合
每投喂1公斤饲料会消耗3-5立方米水体的溶解氧,因此需保持水体透明度20-30厘米,pH值7.0-8.5。建议在饲料中添加1%-2%的益生菌(如枯草芽孢杆菌),既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又能改善水质。

3. 季节性调整
春季水温回升至15℃时开始投喂,初期以易消化的粉料为主;夏季高温期增加蛋白质含量,并在饲料中添加0.5%大蒜素预防肠炎;秋季育肥阶段可提高脂肪含量至8%-10%;冬季水温低于10℃时停止投喂。

四、特种饲料应用案例
1. 发酵饲料:将豆粕、菜籽粕等原料与EM菌混合发酵48小时后投喂,可使蛋白质消化率从65%提升至85%,饲料系数从1.8降至1.5。
2. 功能性添加剂:在配合饲料中添加0.3%的壳聚糖,能提高泥鳅免疫力,降低发病率20%以上;添加2%的螺旋藻粉可使体色更鲜艳,提高市场售价。
3. 生物饵料培养:在养殖池一角设置蚯蚓养殖区(面积占池塘5%),每平方米月产蚯蚓5-8公斤,可替代30%商品饲料。

五、常见投喂误区与改进
1. 过量投喂:部分养殖户认为"多喂快长",实则残饵会败坏水质。正确做法是投喂后1小时检查食台,残饵量超过5%即需减量。
2. 单一饲料:长期使用某一种饲料会导致营养失衡。建议动物性饲料与配合饲料按1:3比例搭配,每15天更换一次配方。
3. 忽视诱食剂:在饲料中添加1%的乌贼内脏粉或0.5%的甜菜碱,可提高摄食率15%-30%,特别适用于新引进的野生苗种驯食。

六、饲料成本控制策略
1. 分级养殖:将不同规格泥鳅分池饲养,避免大小争食,整体饲料利用率可提高25%。
2. 本地化原料:用当地廉价的啤酒糟、酱油渣等替代部分商品饲料(替代量不超过20%),可使饲料成本降低0.8-1.2元/公斤。
3. 自动投喂机:使用定时投饵机比人工投喂节省饲料15%,且生长整齐度提高。

通过科学选择饲料种类、精准控制投喂量、结合环境调控,泥鳅养殖的饲料系数可控制在1.5-1.8(即每长1公斤泥鳅消耗1.5-1.8公斤饲料),亩产可达800-1200公斤。建议养殖户定期检测泥鳅生长情况(每月抽样称重),根据实际生长速度调整饲料配方,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2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9

农友4470

2025-07-07 15:43

老师说的有道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787

2025-07-07 14:44

12345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913

2025-07-07 14:23

我们学习了很多东西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913

2025-07-07 14:23

我们学习了很多东西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913

2025-07-07 14:23

我们学习了很多东西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010

2025-07-07 12:18

讲的非常好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010

2025-07-07 12:18

讲的非常好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283

2025-07-07 11:58

6666999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鄂东三农

2025-07-07 09:48

欢迎大家来评论区留言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