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耕贷:金融“活水”流向经营主体

金融担保

2018-09-11 14:37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何雪峰 本报记者杨丹丹

安徽省作为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在金融支农的探索上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勇立潮头。2015年7月,国家层面作出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战略部署后,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于2015年12月28日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省财政连续3年注入资本金,目前实收资本27.8亿元。安徽农担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在农业金融供给侧发力,紧紧围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创立了“接安徽地气、适江淮水土”的农业信贷担保模式——“劝耕贷”。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截至2018年4月,已累计为8777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小微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40.04亿元,业务已在全省68个县(市、区)落地。其中,近七成贷款主体是通过担保增信的方式首次在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切实打通了金融资源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最后一公里”。

金融改革“活水”来,农民融资难题解

“过去由于没有有效抵押物和担保人,很难从银行借到贷款,严重影响了合作社的发展。现在有了‘劝耕贷’,给农民降下了‘及时雨’。”宿州市埇桥区解集乡种粮大户李伟说。

近年来,李伟承包了6000亩土地,托管了1.2万亩土地,但周转资金始终是道难迈的坎。2016年初,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申请“劝耕贷”,没想到竟获得100万元低息贷款。他用这笔钱购买了3台大型收割机和两台大型拖拉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年底如数还贷之后,2017年1月,他又申请了100万元“劝耕贷”,用这笔钱购买了一套大型烘干设备。

埇桥区农业人口近140万,土地面积225万亩,土地流转面积128万亩,有各种农业新型主体1986家。

虽然经过多年打拼,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数却因融资门槛高而发展艰难。过去,埇桥区财政支农的传统做法多是“流量管理”,出台以一次性补贴为主要特征的资金化支农政策。这些政策看上去立竿见影,但多半只关注程序合理,资源配置的综合效应达不到理想状态。作为全省首批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县区,埇桥区还探索推出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然而,受制于诸多因素,特别是缺乏担保,这一贷款形式推进缓慢。

“‘劝耕贷’通过有能力的担保机构介入,形成政府、担保公司、银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担、共推、共管、共享的新型支农资金使用机制。农民再也无需自己去找担保人和抵押物。”埇桥区委负责同志说,这种机制构建起“资源联手开发、信贷集合加工、风险共同管理、责任比例分担”的农业信贷担保新型组合,推广低成本、少环节、成批量、可持续的支农信贷产品,是财政资金撬动银行资金进入农业的创新,也是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

贷款条件放宽松,服务“三农”更贴心

“银行放款这么快,过去想都不敢想。”埇桥区顺河乡家庭农场主杨风光由衷地说。2016年初,他听说埇桥区在全国率先推出“劝耕贷”,便想借50万元承包1000亩土地种大豆。他原以为,周期怎么说也得一个月以上,谁知银行从上门考察到发放贷款只用了7个工作日。杨风光用这笔资金承包了1000亩土地,当年秋天,这块土地上的大豆单产达到240公斤,每亩效益达千元以上,创造出埇桥区单产大豆最高纪录。他还长期聘用本村16名贫困农民在农场打工,贫困户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

贷款流程更少、额度更高、放款更快、期限更活、利息更低,“劝耕贷”相比于其他贷款具有最多优势,为发展现代农业注入了金融“活水”。

2016年3月,埇桥区政府、担保公司和农业银行在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灰古镇进行“劝耕贷”试点,共同制定了贷款申报条件:家庭农场需依法注册,运行正常;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镇备案;经营主体负责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龄原则上为18岁至60岁;信用观念强,资信状况良好,无恶意拖欠流转费用现象;流转土地3年以上,且经营粮食面积200亩以上或设施农业20亩以上等。同时,明确省、市、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优先推荐。对于单户贷款额度,确定为起点10万元,最高100万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则享受更多优惠,最高贷款额度可达5000万元。“为减少借款人申报办理程序,将受理、调查、申请、面签4张表整合为一张,农户到银行办理贷款,一次就能办理成功。”农业银行埇桥支行负责人说。

2016年,灰古镇符合贷款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11户,最高获得贷款600万元,最低15万元,预计这些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扩大生产,可带动农村就业岗位4200个。“担保公司和银行获得了应有的效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发了潜在活力,农民朋友也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三方形成共赢的局面。”宿州市农业部门工作人员说。

审核监管机制全,金融风险有“兜底”

一方面要简化贷款手续,扩大贷款规模,扶持现代农业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安全也必须科学管控。农业生产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多,放宽贷款“门槛”后,如何防控贷款风险?

“劝耕贷”实行政府和金融机构风险共管、风险共担的机制。埇桥区农委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平台,对申请“劝耕贷”的农民,从家庭信息、管理水平、经营效益、社会信誉等进行审核;发放贷款后,还要跟踪贷款使用去向,并定期走访和帮扶,提高借款人的经营管理和偿债能力。同时,注重信用培育,塑造新型职业农民的诚信理念。

埇桥区按照“户申请、村推荐、镇核查、农委复查推荐、担保机构承保、金融机构放贷”的程序,严把关口,全力规避风险,做到调查、公示、审核“三精准”,信息资料、主体身份、贷款用途、经营情况“四真实”,杜绝恶意贷款。同时,该区还把“劝耕贷”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列入台账,强化跟踪调度,真正做到应贷尽贷。

夹沟镇辛丰村造林大户武钦水2003年承包了3700亩荒山,带领本村的9户贫困户共同发展荒山绿化事业。由于荒山造林绿化周期长,他遇到了资金周转难题。最近,他申请“劝耕贷”之后,入户调查组对武钦水的创业、诚信等作出详细评估,认定他为潜力客户,很快向他发放了50万元“劝耕贷”低息贷款,帮他渡过难关。

信用变现融资,风险防范良性循环

“传统的信贷理念是‘抵押优先、避险为王’,抵押全覆盖、风险无敞口,而‘劝耕贷’颠覆传统,构建的是‘成长优先、信用为王’的新路径。”安徽省农委财务处副处长姚云飞介绍,“劝耕贷”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实施“蓝海战略”,突出聚焦服务、精准服务。首先是对象精准,“劝耕贷”将担保服务对象锁定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担保占比不低于90%,高出国家规定标准20个百分点。其次是用途精准,“劝耕贷”聚焦支持粮食生产、畜牧水产养殖、农林优势特色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农田基础设施等。最后是金额精准,“劝耕贷”户均担保额在49万元左右,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安徽省农业担保集团董事长叶斌介绍,“劝耕贷”要求所有合作银行利率最高上浮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基准利率的20%,担保费执行安徽省支持小微企业和农业贷款标准1.2%,获得“劝耕贷”服务的客户融资综合成本(银行利息加担保费)不高于6.42%。这是目前农村信贷市场最低的成本,也是“劝耕贷”深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劝耕贷”构筑了严密的风险防控体系,通过3个层面共同构筑业务流程风控全闭环。第一层是防范原发风险。通过规范的建档立卡、筛选比对,将不符合信贷条件、带有原发风险的项目一律阻挡在信贷担保大门之外。第二层是防范经营风险。对正常的因市场和经营活动波动带来的信用风险,用“资金接续”“经营托管”“资产接管”等方式进行缓释和化解。第三层是防范道德风险。“劝耕贷”设计对贷款银行免责审计、对基层组织问责督查、对借款主体追责公证的“三驾马车”,构成对道德风险的多维检索、立体管控机制。

截至2018年4月底,“劝耕贷”共计发生逾期51户、金额1926万元,逾期率0.48%。其中,通过政银担“抱团”救助,成功化解24户、金额628万元;发生代偿的合计12户、金额329万元,代偿率为0.08%。总体来看,“劝耕贷”质量管理有基础、有力度、有成效。

2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6

农友9542

2020-03-27 19:5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每天学习一点

2020-01-05 09:25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344

2019-08-09 02:34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565

2019-06-06 22:02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臧小双

2019-05-25 08:51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安徽欣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限

2018-09-19 22:02

请问怎么申请农业耕贷款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