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农计划# 桃树流胶病症状
桃树流胶病一般多在主枝、主干上发生,开始时病部皮层膨肿隆起,随后陆续分泌出褐色透明的树胶。流胶严重的枝干开裂,布满胶质块直至干枯坏死,树势衰弱。当年生新梢发生病害,则以皮孔为中心,出现大小不等的病斑,亦有流胶现象。果实发病,由果核向果面流出黄色分泌物,果面发生硬化,龟裂症状,果实不能生长,没有食用价值。
发病原因
发病成因包括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种。非侵染病害是生理病害,侵染性流胶是真菌、细菌引起的,非侵染性流胶病主要由于病虫害、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重、结果过多、土质粘重或土壤酸度过高等原因引起。凡是桃园载培管理正常,树势健壮。病虫害少,流胶病则轻,树龄大的桃树发病重。幼龄树发病轻。桃子食心虫为害是果实流胶可引起果实流胶。
侵染性流胶病是由子襄菌亚门的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枝干。在1年生嫩枝上发病时,最初以皮孔层为中心产生小突起,以后形成直径1~4毫米的瘤壮突起物,当年不流腋。到翌年5月上旬,瘤皮开裂,溢出树脂,初为无色半透明稀薄而有粘性的软胶,不久转为茶褐色,质地变硬为结晶状,吸水后膨胀成为胶体。枝条表面粗糙黑,并以瘤为中心逐渐下陷,形成直径4~10毫米的圆形病班,其上散生小黑点。多年生枝干受害后呈现1~2厘米的水泡状隆起,病菌在枝干表皮内为害,最深可达木质部。受害处变褐、坏死。枝干上病斑多时,则大量流胶,致使枝干枯死、桃树早衰。
病菌在被害枝条内过冬,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和风传播。雨天从病部溢出大量病菌,顺着枝条流下或溅附在新梢上,从皮孔、伤口侵入,成为敦梢初次感病的主要菌源。当气温在15℃左右,病部即可溢出胶液,随气温上升,树体流胶点增多,病情逐渐严重,1年中有两次发病高峰,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中旬,入冬以后流胶停止。病菌可潜伏于被害枝条皮层组织及木质部内,在死皮层中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成为侵染源。病菌侵入最有利的时机,是枝条皮层细胞逐渐木质化过程中及皮孔形成以后。
防治方法
在加强农业载培措施的情况下,防治应在新梢生长旺盛期(皮孔形成时)进行,以喷药保护效果最佳。萌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5~6月份结合疮痂病,一同防治桃流胶病,防治药剂以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为主,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枝梢,消除越冬菌源。
转发0评论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