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田”变成“增收田”

种植行家

2020-02-17 09:23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贵州省岑巩县天星乡孔塘村内,成片绿油油的红菜薹显得格外养眼,村民们正在抓紧采摘红菜薹供应市场。种植户邱承文麻利地将采摘好的红菜薹装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劳作的欢乐。

“今年的红菜薹长势喜人,订单早已排满,大家都在抓紧采摘。”邱承文高兴地说,这就是2020年的“大礼包”。

上半年还是金灿灿的水稻田,下半年又种上红菜薹。一棵棵“紫干亭亭,黄花灿灿”的红菜薹,煞是喜人。“这片田地是我流转来发展杂稻制种的,每年9月份水稻收割完之后,土地还有大半年的闲置期,于是就在田里种上了红菜薹,既能把土地有效循环利用起来,还能为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常年提供就业机会。”邱承文说。

今年68岁的尚梅仙是村里的贫困户,老伴在部队当兵时受伤,行动不便,3个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儿媳都外出打工了,他和老伴还要照看家中的2个小孙子,日常的生活开销已然压在了这个60多岁的老人肩上。

“掏沟、盖塑料膜、栽菜苗、管护、采摘菜苔,我一直都在这里干活,一天70块钱,可以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还可以给两个孙子买玩具。”尚梅仙开心地说。

村里有了产业,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红菜薹产业发展起来后,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带动了周边10余户贫困户增收。今年65岁的吴玉仙就是受益人之一,她把家里的4亩地租给邱承文发展产业,自己也在地里干活。

“赚点零花钱可以买点水果、糖食果饼,让孙子孙女高兴高兴。”吴玉仙说,“‘租金+工资’让自己成了‘双薪族’,现在日子也是越过越有滋味儿了。”

发展产业,最愁的就是销路。但邱承文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凭借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他种的红菜薹品质优良,十分抢手。眼前这100亩红菜薹,已经以每斤8毛钱的价格和批发商签订了购销合同,几天后,它们将出现在广州的各大农贸市场。

“这一亩地,至少要收4000斤以上,产量高,效益好,采摘好了也不愁销路,批发商直接来地里收购。”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邱承文乐开了怀。

“农民不耕田,农机过冬眠”已经是过去农村冬季农闲时的写照。近年来,天星乡围绕如何念好“冬闲田”这篇文章,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思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主要农产品收获后,利用土地的空闲期发展蔬菜种植400余亩,不仅让原本闲置的“冬闲田”变成了“增收田”,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条好门路。

2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28

农友9498

2020-02-25 06:1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幸福远航

2020-02-24 07:0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鑫喜丰农场

2020-02-23 18:33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巴彦达来(内蒙阿旗15174834188)

2020-02-23 15:4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开心一笑看

2020-02-23 06:52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326

2020-02-22 19:25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862

2020-02-22 11:4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家的港湾

2020-02-20 06:58

思路清晰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136

2020-02-19 19:27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程小东

2020-02-19 06:0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莲喜

2020-02-18 08:53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566

2020-02-17 16:47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951

2020-02-17 16:0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568

2020-02-17 15:33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591

2020-02-17 15:00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623

2020-02-17 14:12

不错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浴霸1988

2020-02-17 13:10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莫立国2900

2020-02-17 12:45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姚广军

2020-02-17 12:43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846

2020-02-17 10:35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2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