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对于大部分的果园来说,刚种下去的前几年会感觉空间很大,进入结果期后,直观的感觉就是空间不够了,出现郁闭与拥挤,并且果树变得高,下部的枝条枯枝率增加,导致产量下降,管理难度上升。
在果树的管理中,我们强调维持树高及树冠的稳定,但在现实的种植中,有些果树是做不到保持较小的树冠,因为树是要长大的,这在于乔性果树中非常明显。举个例子:杨梅20年生的树主干直径都在30cm,主干就能够长到1米,这种情况下,树冠不可能维持在2-3米的。如乔性的梨与苹果,后期也是非常高大的。
为此,当果园在栽培中因为树体的不断扩大而出现拥挤时,使之保持一定的冠幅以及良好的光照条件,以维持果实品质,就需要对树体进行改造,通常是二种方法,一是回缩更新修剪,把果树长得过长、过高的枝条缩回来,达到减小树冠的目的,以维持原有的空间平衡。二是间伐,是把其中的一些树移掉,空出来的空间来满足剩余果树的需求。而这二者原则上是在冬天果树休眠期进行,技术上属于修剪的范畴。
回缩更新修剪果树上在主枝级别上的修剪,可以看成是锯大枝,这样的修剪主要目的是去掉树冠的一部分,使之重新抽生枝条,形成新的树冠。适用的场景主要有二个方面:
一是侧重于更新,即较大幅度地修剪。一般用于果树生长衰弱时,通过重修剪回缩更新,以促发新枝,以形成新的强健树冠,从而使果树继续保持较好的生产力。主要原因是枝条的级别太多后,营养的供应与生长能力变差,这时抽生的枝条较短,小枝过多,造成内部遮荫变空,不利于结果,因此把枝条剪回来,重新抽生级别低的枝,能够加强生长势,也有利于控制树冠。如露骨更新,矮化更新。
二是侧重于回缩,旨在控制树冠的高度与大小。当树长得超一定高度,需要剪回来,同样枝条超过一定树冠范围,也需要剪回来,当枝条过密时,疏剪掉一些大枝,这些都是回缩修剪的方式,只不过相对来说回缩的幅度稍大一些,修剪的量稍大一些。
当树体逐渐长大,在一定的时候,造回缩与更新无法维持良好的生产树冠时,就需要减少果树的株数,以保障剩下的果树的冠幅生长,这时就需要对种植果树进行间伐。间伐也是现代果园计划密植的后续技术,能够实现早期丰产。间伐是实现果园空间布局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于密植园来说,间伐要及时。郁闭园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间伐不及时造成的,后期的改造成本以及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对于果园来说,冬剪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评价果园是否需要间伐,以及间伐的方案。
一般来说,当果园出现郁闭倾向,并且无法通过回缩更新的方式有效地控制郁闭,就需要考虑对果园进行间伐。间伐的技术分为一次性间伐与分年间伐。一次性间伐相对比较简单,当我们确定好间伐对象后,直接锯掉或挖除就可以了。而对于较大树体的果树、重修剪后依然能够结果良好的果树,能够移栽利用的果树或本身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进行出售的,应考虑分年间伐。分年间伐的思路是逐渐缩小被间伐树的树冠,逐步地让出空间,使得空间的利用效率更高,并维持产量的平稳。如葡萄大树冠的间伐,往往就是一株的枝条增加,一株减少,这样1-2年后,被间伐树让出的空间被周边的葡萄树补充,使得整个架面维持不变。同时通过二年把树冠回缩到主干上,使得在间伐树移栽时能够有一部分新抽生的树冠,如果加上第二年的断根等措施,就能够提移栽的成活率和生长势,较快地恢复树冠。
在当下水果种植中需要较高的品质作为基础的情况下,良好的光照已经成为果树栽培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因此从一个果园整体的修剪策略来说,应优先考虑的是其果树树冠密度与未来发展趋势上,当果树开始有郁闭的趋势时,解决的技术措施就是,前期是回缩,后期是间伐。
感谢阅读。
转发0评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