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水分篇
水是重要的环境因子,对葡萄生长发育及形成优质果品起重要作用,水分过量或不足都会影响其生理生化及生理代谢。
水分供应不足时,植株新梢和根的生长都会受到抑制,光合作用减弱,养分吸收锐减,树势衰退;而当水分过量时,如发生涝害后,根系会缺氧受损,诱发地上部离区离层的产生;田间湿度过大,易诱发多种病害;花果期适度的水分胁迫可促进植物植物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以促进生殖生长。
对于葡萄植株来说,其在生育期需水规律大致可概括为两头小,中间大,下面笔者试作总结。
葡萄全生育期供水参考
萌芽前:由于气温较低,空气湿度大,叶片尚未出现,因此需水量在生长季中是最小的,此时水分不宜过多,以免阻碍地温回升,影响枝条和叶片生长。
新梢生长期:进入第一个需水高峰,新梢生长较快,应供应充足的水分,且新梢和花序同时生长发育,主根也到了发育旺盛的时候,要浇大水,来增加光合作用,保证正常开花、坐果。
花期:控制灌溉,水分过多新梢生长过旺会加重落花落果,不过也不能过度干旱,会影响坐果,一般地表以下10cm土壤,捏可以成团,松开就散为最好。
膨果期:浆果进入第一次膨大期时,细胞分裂最快,缺水不行,要浇中小水;硬核至第二次膨果期,耗水量达到最大,为葡萄需水关键期,应浇大水。
转色期:适度控水,但也不能过于干旱;切勿大水漫灌,遇到大雨、水淹等,应及时排水,以免诱发生理病害或影响浆果品质。
采收后:施月子肥后及时浇水,沉实土壤。
冬灌:入冬前封冻水。
施肥篇
葡萄生长旺盛,枝叶繁茂,结果量大,对养分的需求也是比较高的。
肥料作为葡萄植株养分的主要来源,在生产中不可或缺,是葡萄树体正常生长及生产优质果实的基础。
当然,葡萄对肥料(矿质元素)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如从年需求量来看,多数葡萄品种对各矿质元素的需求量从高到低排序为钾>氮>钙>磷>镁>铁>锰>硼>锌>铜>钼,且各生育阶段葡萄对矿质元素的需求存在差异,故在施肥时应及时调整。
葡萄全生育期供肥参考
底肥:一般安排在采收后的10~20天内至落叶前完成为宜,以开沟的方式施入,作用在于稳固树势,改土调土。每亩下商品有机肥150~200kg+平衡型复合肥(枝条老熟差的改用高钾型)20~30kg+中微量元素肥15~20kg+活土君复合微生物菌剂0.5~1kg。
萌芽肥:可淋施高氮水肥+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300倍液,以促进萌芽整齐。
壮花肥:葡萄花期对氮、铁、硼、钼需求较高,其次是磷、钾、钙、镁、锌等矿质元素,可于花前再淋一次全营养的海精灵生物刺激剂。花期以叶面追肥为主,开花前7天、盛花期、谢花后可喷施硼源库、海精灵叶面肥等。
膨果肥:果实膨大期是各矿质元素需求的高峰期,是全年营养管理重点,果实绿豆粒大时,最迟黄豆大时施入,肥料以高氮型肥料为主,促果实膨大,配施磷、钾肥与钙、镁肥,后两部分最好是分开用,以免产生拮抗。叶面喷施糖醇螯合、钙镁配比科学的盖世美叶面肥,为减少生理病害,提升浆果品质打下基础。
转色肥:葡萄对钾、锰和硼的需求量较大,对氮、铁、铜和钼的需求量较少,生产上注意控氮提质,根部追施高磷高钾水溶肥,叶面喷施零氮全营养的红库叶面肥,来促进品质的提升。
采果肥:采收期至落叶期葡萄对锰和锌的需求量较高,其次是铁和硼,而后是氮、钙、镁和钼,属于树势恢复及累积养分的阶段,可下平衡型复合肥,并结合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生根养根。
本文由农业助手团队编写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农业助手,且勿修改文章内容,修改必究!
转发0评论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