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8月3日辽宁省沈阳市发生首起非洲猪瘟疫以来,全国各地陆续有6省15起非洲猪瘟疫情确诊。其中安徽确诊8起,黑龙江确诊2起,江苏确诊2起,沈阳、河南、浙江各确诊一起。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非洲猪瘟在我国就发生了15起。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地、各级畜牧部门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专家们夜以继日开展追查传播途径和研判发病原因,认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与餐厨剩余物(泔水)喂猪方式有直接关系。
专家研究显示,非洲猪瘟病毒可广泛存在于屠宰场的生肉、血液、内脏废弃物、不洁饮食场所的餐厨剩余物中,一旦生猪食用这些餐厨剩余废弃物就可能引起发病,造成非洲猪瘟疫情的点状发病、形成局部流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大部分属泔水养猪。
当前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国务院下发《关于做好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对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突出抓好生猪调运监管、监测排查、疫情报告、疫情处置、疫源追踪调查等关键措施落实。
日前,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功民接受采访时提到,我国发生的前四起非洲猪瘟疫情,都存在用泔水饲喂生猪的现象。为防止非洲猪瘟疫情蔓延,禁止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泔水饲喂生猪。全国的畜牧产业管理与参与者高度重视会议精神,重拳出击,迅速开展各地严令禁止泔水饲养生猪的不当饲养行为。
转发0评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