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合作社在农村到处可见,很多村还不止一家。东部某镇拥有20多个行政村,但是大大小小的合作社有近130家,平均每个村有四五家合作社。然而,据半月谈记者调查,近130家合作社中,仅有少数几家比较成功,80%以上都属于空壳合作社。(11月29日《半月谈》)
合作社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成立,是零散村民以抱团形式发展规模现代农业、连接市场的有效载体,成为不少地方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提倡与引导,全国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出来,截至2017年11月,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了199.9万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合作社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许多问题也相伴而生,不少地方的合作社徒有其名,竟然沦为挂名的“空壳”。根据记者的走访调查和不少基层干部的反映,有些地方80%以上都属于只管办而不管经营的空壳合作社,这种空壳合作社不仅挤占了国家大量资源,也没有切实给农民带来好处,其中滋生的形式主义甚至会激起农民的反感和对合作社的不信任,对合作社政策的施行带来逆反作用,危害不可谓不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合作社“空壳化”问题愈演愈烈?很显然,这种乱象与政府的市场准入政策、审核监管政策、优惠扶持政策以及基层干部的绩效考核政策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第一,合作社的注册办理门槛过低,这种一味放宽市场准入门槛的政策导向使合作社数量急剧膨胀,但其质量却难以保证;第二,对合作社后续的监管存在漏洞,监管主体权责不明,不少地方的工商部门只管合作社的注册登记,农业部门只管业务指导,而涉及到合作社的市场退出则更是一片空白;第三,许多空壳合作社的成立是为了套取国家补贴,而目前“输血式”的补贴机制也给了很多投机者很大的活动空间;第四,不少地方将合作社的数量与基层相关部门的政绩挂钩,这种绩效考核的方式使一些地方不得不对空壳化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会为了政绩主动去造壳。
在国家对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的当下,加强对空壳合作社的治理意义重大,否则这种乱象将会挤占和耗去大量资源,使真正有需要的合作社难以获得有效的资源供给,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解决合作社空壳化乱象,需要针对原因对症下药。
首先,要调整合作社的准入政策,通过增加现场勘验或提高出资额度等手段来提高合作社的准入门槛,让一部分真正具备规模和实力的合作社脱颖而出;其次,要调整合作社的监管政策,一方面要明确相关监管主体的权责,加强对合作社的动态监管,一旦发现弄虚作假即予以惩治或取缔,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合作社的退出机制至关重要;再次,要调整合作社的扶持政策,逐步减少对合作社“输血式”的直接资金补贴,转向提供技术、人才、信息和专业培训的“造血式”扶持;最后,要调整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政策,纠正“以数量论英雄”的考核导向。
治理合作社的空壳化问题是当前亟需面对的重大课题,因为它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与合作社的长远健康发展,切莫因“量”轻“质”导致弄虚作假成风,将合作社的“好心”带偏,将乡村振兴的“好经”念歪。(王晓东)
(文章来源:广西新闻网 )
转发0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