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属于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又被叫作赤苏、红苏、黑苏等,紫苏植株的根、茎、叶、花与种子都能够入药,为常用中药之一。
#智慧农民# 近几年,紫苏因为含有特有的活性物质与营养成分,逐渐成为一种倍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多用途植物,因经济价值极高,受到很多农户的追捧。了解紫苏的人都知道,紫苏比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对土壤的要求也不严格,但想要种好紫苏,还是需要运用一些高产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在种植紫苏时,我们应该选择阳光充足、土壤比较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确定好种植地之后,我们需要及时耕翻15厘米深,并耙平。结合整地的同时,我们一亩地需要施用2000-3000公斤的农家肥作为基肥使用,施完肥之后,我们需要做宽1米、沟宽、沟深各20厘米的种植畦。
2、直播播种
我们在种植紫苏的时候,可以采用直播的方式。一般在每年的4月下旬或者5月中上旬,开始播种紫苏。我们应该直接在畦上开沟,深度以2-5厘米为宜,开沟之后,我们要及时均匀撒入种子,覆土后稍加镇压,大约只需要十天就可以出苗。如果遇到干旱的天气,我们应该及时用喷壶浇水,以保持土壤的湿润度,进而可以促进出苗快、出苗全。正常的栽培条件下,一亩种植地的用种量在2公斤左右。当紫苏幼苗高度在5厘米时,我们可以进行第一次间苗,株距以8厘米为宜;在6月中旬时,我们就可以定苗了,株距保持在15厘米左右;如果紫苏苗不齐,在间苗的时候,要注意随时补苗,以保证紫苏种植的整齐度。
3、松土除草
在紫苏植株生长封垄前,我们需要勤除草,直播的紫苏地更要注意间苗与除草。因为直播地的杂草生长速度快,应该以人工铲除为主。需要注意的是,在除草之后,植株的根部要培好土,以防止倒伏。
4、科学施肥
因为紫苏的适应性极强,所以植株较耐瘠薄。农学博士发现,在日常的紫苏种植过程中,大家通常只注重施用化学氮肥,却忽视了磷钾肥的施用,这样的施肥方式缺乏科学依据,会造成紫苏产量低而不移、千粒重小、品质较差,很难取得足够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在紫苏种植时,农学博士推荐采用“控氮、增磷、施钾”平衡的施肥技术,具体操作为:一亩紫苏种植地追施尿素10-20公斤,同时在行间开沟深施磷肥40-6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有栽培条件的话,我推荐用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紫苏叶面,进行根外追肥,补充营养的效果最佳。有数据表明,紫苏采用平衡施肥技术,可以使总产量提高3成以上,千粒重显著增加0.2克以上,含油量也会增加,最终可以提高经济价值。
5、合理浇水
紫苏喜欢湿润的环境,但幼苗期害怕涝害。因此,在紫苏的实际种植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雨中不淹水,雨停不渍水,干旱灌跑马水。在紫苏幼苗期,千万不可长期灌水,以防青枯死苗。在紫苏的快速生长时期,我们应该满足植株对于水分的需求,以始终保证土壤湿润最为适宜。在采收前的5天,我们应该停止浇水,以方便紫苏收获。
6、病虫害防治
紫苏最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锈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红腹灯蛾、银纹夜蛾、斑须蝽等。对于不同的病虫害,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
(1)病毒病
针对紫苏的病毒病,我们首先要合理密植,增加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可以有效减少发病的概率;在大田种植时,如果我们发现病叶,就要及时摘除处理,以便减少菌源;对于紫苏病毒病,最好的防治方法还是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我们可以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叶面喷雾。
(2)锈病
紫苏发生锈病,主要原因是土壤湿度过大;所以,在紫苏的栽培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排水,能够有效减轻发病率;另外,在正式播种之前,我们需要用火土灰拌种,并加入适量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防治锈病的效果很明显;当紫苏发生锈病时,我们应该用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0-1500倍液,喷施全株,连续用药2-3次即可。
(3)白粉病
对于紫苏白粉病,我们还是要加强栽培管理,做到合理密植、科学水肥,以预防为主;当预防效果不佳时,我们可以在发病初期采用药剂防治,一般是用6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4)虫害
紫苏的虫害以危害叶面为主,所以我们要及时防治。对于小幼虫群集,我们可以以人工捕杀为主;在幼虫危害加重时,我们再尝试使用5%的功夫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当然,我需要提醒一点:在紫苏的病虫害防治时,我们尽量以预防为主,最好不施用化学农药,以有效避免农药残留。
结语:对于紫苏这种植物,可能很多人不了解,更不清楚怎么种,但只要按照上面的步骤做好,稳定丰产是可以实现的。
转发0评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