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8157’多糖含量高,口感爽脆;‘开育 9 号’适合榨油、制酱,风味独特;‘大白眉’黄酮类物质含量高……这三个传统地方品种,都是咱本地的“宝贝”,得保护好,利用好!”日前,全球环境基金六期项目(GEF6)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的农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辽宁省专家团队前往开原市八棵树镇前耿王庄村,开展农民田间培训活动。项目团队成员黄宇宁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向当地农户普及了大豆作为中国起源作物的典型代表,在辽宁省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同时重点讲述了传统地方品种对我国种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开 8157”、“开育 9 号”、“大白眉”这几个品种都是当地保留下来的老品种,虽然产量上不能与现代改良品种相比,但是都很有特点。从口感,风味上来说很独特,通过良种繁育技术提纯复壮了种子,可提升种子活力与纯度,再加上绿色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相比农民自己粗放的种植方法,可有效提升产量。GEF6项目辽宁省大豆技术专家宋书宏表示,项目通过对这些中国起源作物宝贵地方品种资源进行农民参与式的保护与利用,一来保护了种质资源,二来利用这些品种特色开发特色产品,通过市场行为促进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我们曾对‘开8157’、‘开育9号’、‘大白眉’进行测产,系统评估大豆地方品种良种繁育技术和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技术的效果。经实地取样,现场脱粒,计算理论产量,‘开8157’亩产为252.3公斤,‘开育9号’亩产为223.3公斤,‘大白眉’亩产为178.5公斤,含水量均在12.5%-12.8%之间,提纯复壮后的地方品种生产潜力明显提升。”宋书宏说,此外采用大豆地方品种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技术,“开8157”相比对照增产12.1%,节本增效达15%,效果显著。
据介绍,全球环境基金(GEF)支持的“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的农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作为国际执行机构,农业农村部作为国内实施机构。项目通过加强政策环境和长期激励机制的开发与示范,实现中国起源全球重要农业和粮食作物地方品种农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主流化。项目通过地方品种保护的激励机制示范与推广、政策制度完善、宣传和能力建设等活动,增加传统品种市场附加值,促进地方品种多样性主流化,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民生计,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新闻多一点:
目前辽宁全境内“开8157”“开育9号”和“大白眉”种植面积仅10公顷左右,其中约8.6公顷种植于项目区内。在开原地区,“开育9号”和“开8157”占当地大豆地方品种总产量的90%左右。
再看看这三个品种的特点:
开8157:大多作为鲜食大豆供家庭消费或销售,该品种籽粒饱满,味香爽脆,品质佳,适应性强,可溶性多糖含量达15.06%,可溶性大豆多糖作为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多种突出功能,如大豆多糖粘度低,可使产品拥有清爽舒适的口感;大豆多糖作为抗结剂能防止米面粘连,抑制淀粉回生,提高产品质构;大豆多糖与乳化剂协同乳化,有助于产品口感湿润且香而不腻等,因此可溶性大豆多糖受到了市场广泛关注,市场前景广阔。
开育9号:主要用于家庭自制豆酱、豆油、豆腐,该品种粗脂肪含量达22%,粗蛋白含量达到43.2%,脂肪与蛋白含量均较高。我国豆油的产量增长迅速,近10年是我国植物油消费快速增长阶段,在所有植物油中,豆油消费所占比重达到1/3左右,大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占总脂肪酸的84.5%。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好的生理功能,油酸可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油酸含量多少决定了油脂的食用品质。亚油酸、亚麻酸属于人体的必需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60%。
大白眉:占地方品种总产量的10%,主要由农民生产,供家庭消费或与亲戚朋友交流。该品种异黄酮物质含量达到4.06 mg/g,是其他大豆品种的3-4倍。大豆异黄酮是一种令人瞩目的生物活性成分,它有类似于雌激素的功能,可有效延缓女性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还可抑制某些细胞有丝分裂和肿瘤转移。目前,大豆异黄酮主要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牧生产中,能够提高动物蛋白质的合成效率,改善畜禽胴体瘦肉率。
来源:辽宁日报 记者:李越
转发0评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