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11月后,气温渐凉,昼夜温差愈发明显,在相对低温的诱导下,柑果开始着色上糖、花芽分化持续进行,部分营养生长旺的树可能还会抽出冬梢。
本月挂果树的管理因成熟期不同而存在差异,已采果的重心在于树势的恢复,未采果的则是在果品提质上;幼树需根据明年挂果计划来促控成花,下面我们来分别说明。
①果实问题
先来说说柑果品质的提升,最为核心的大约有三个,即果型、色泽与风味。
这个时候再谈果型似乎有些迟了,从柑橘果实生长一般规律来看,前2/3阶段为其主要塑型期,当开始转色后果实的生长量就很小了,目前仍偏小的果建议把心思放在提升其他品质要素上。
色泽是柑果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柑橘转色的本质是果皮上叶绿素降解,同时类胡萝卜素大量合成,而表现出固有果色。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内外皆有,果实中较高的糖水平、矿质元素均衡、内源激素水平平衡、适度的低温干旱、良好的光照等有利于柑果转色。
柑果的风味的形成较为复杂,是糖和酸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果实中糖分的累积、有机酸的降解以及糖酸比都是影响因素。
从管理的角度出发,此期需控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中微量元素肥,如喷红库叶面肥等,来促转色增甜;适度控水,遇连续干旱还是要淋跑马水的,不然柑果提质不成,还会伤树;注意改善光路条件,此举有利于促进糖分的累积与有机酸的降解。
果实部分本月还需要关注的是采前落果。
果实的脱落是因为离层的产生,生理方面缺素、环境胁迫,病理方面蒂枯型炭疽、疫菌褐腐病,虫害中果实蝇、吸果夜蛾等均能刺激其过早形成,而诱发落果,应以预防为主,具体可参考《柑橘采前落果,不可不防》。
②梢的问题
对于果多树弱、放梢过迟,秋梢仍未老熟的,抢喷多效唑+磷钾源库促熟,以免影响花芽分化的进程。
对于冒冬梢的,不要盲目开剪,应以营养促熟为主,可喷零氮全营养的红库叶面肥,兼有提升果实品质、抗寒力及促花的效用。
③其他管理
本月上旬前,最好对园区进行一次松土,可起到保湿、保温、防旱、防寒、促进土壤空气交换、渗透雨水的作用。
已经摘完果的园应着手恢复树势工作,兼顾促花与初步清园,以减轻后续的工作量。
幼树本月重点关注两个点,抑花与冬梢的处理。
抑花:可通过保持营养生长来压制生殖生长,如干旱时适当补水,最后一批梢老熟后喷100~200ppm赤霉素等,来抑制花芽的形成。注意赤霉素的浓度不可过高,否则下批梢会变得纤弱。
冬梢:是留是除要看冷空气来临前是否能老熟,留的话疏除密梢,打磷钾源库+海精灵叶面肥,并做好病虫防控。对于冬季较冷的地区不宜留,可待气温下降后再进行抹除。
本文由农业助手团队编写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农业助手,勿修改文章内容,修改必究!
转发0评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