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举办2019年第2期求真课堂,特邀蔬菜花卉所王晓武研究员、作科所刘君研究员系统讲述作物、园艺分子育种技术发展与成效。课堂由科技局局长任天志主持。
两位专家表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实现育种选择从依据表型观察、感官经验向依据分子标记、遗传模型的跨越,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快速、准确、不受环境条件干扰等优点。但是该项技术各环节所用仪器设备、耗材主要依赖进口,加之根据遗传规律育种选择通常需要数量巨大的群体才能筛选出极少数目标个体,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聚合育种成本昂贵,极大地限制了该项技术在我国的系统应用和普及推广,不利于育种效率的整体性提升。
刘君介绍了其团队自主研发高通量、高纯度、机械化的DNA提取装备,建立高覆盖度、高信/噪比、低成本的连接子分子标记检测方法的过程与创新成效。以连接子分子标记检测方法为例,其相对通用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效率提高50倍,成本减少二分之一。目前相关技术已在聚合育种、转基因检测、基因编辑检测、大群体精细定位等领域应用。
王晓武介绍了其团队通过技术流程改进和设备改造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方案的优化成效,建立了高通量、高效、低成本的标记开发、DNA提取、标记分型技术方案。以DNA提取环节为例,用于高通量SNP和InDel分型的样品,采用碱裂解法替代磁珠法,使得提取时间缩短30倍、成本降低50倍、通量提高25倍。相关技术已在研究所创新团队和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广泛应用。
会议指出,先进试验技术方法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必需条件,决定着创新的效率和质量。两位专家完成创新岗位任务之余,刻苦钻研分子育种关键共性技术方法并取得关键性突破,对支撑全院“藏粮于技”重大攻关任务和种业自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局应以大型仪器设备、支撑队伍、先进技术方法三位一体的专业公共实验室体系建设为核心,认真研究推进技术方法学研究和支撑体系建设的支持方式和有关措施,提出科学评价支撑类工作的思路和指标,服务9大学科集群发展,夯实科技创新的基础,有力保障“两个一流”建设和创新工程高效推进。
课堂上,气氛非常热烈,各位职工争相提问,围绕技术创新、仪器研发、人才评价、开放共享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据悉,为提高职工业务能力,2019年科技局党支部创新学习形式,开设求真课堂学习品牌,通过邀请专家集中辅导、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启发思考、增强业务本领。2019年3月1日,已开讲第1期求真课堂,邀请信息所资源建设部颜蕴研究员团队讲授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评价方法与实践。(通讯员 官涛)
转发0评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