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原产非洲和美洲,是目前市面少见的一种蔬菜,人们对它还十分陌生,没有形成消费习惯。黄秋葵属于锦葵科,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也称秋葵夹,因其营养价值高,富含钙、铁、锌、硒等元素,经常食用能增强人体机能,民间又称其为补肾草。黄秋葵喜温暖、怕严寒,耐热力强,系长日照性植物,其生长条件完全适应黄冈市的夏季种植栽培,根据黄冈市近年气候条件,黄秋葵的露地种植在4月中下旬可以开始播种。目前,黄冈市区城郊14个蔬菜基地中,仅有1个蔬菜基地在尝试种植黄秋葵,而且销往武汉、黄石等周边大中城市。通过蔬菜产销情况调查表明,黄秋葵在黄冈市的种植推广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前景看好。现将黄秋葵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整地做畦
黄秋葵不适宜进行连作,其前茬不选择果菜类的作物,以有效地防治根结线虫病。黄秋葵适宜在头茬种植根菜类、叶菜类蔬菜的地块种植。黄秋葵要求光照时间长,通风透光条件良好,种植的土壤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为了确保土壤墒情,田地做畦时一定要深耕,并打碎土块,耙平土壤,整好田畦。施腐熟农家肥75t/hm2,氮磷钾复合肥375kg/hm
2,混匀耙平苗床,注意畦宽一般50~60cm,田畦之间的沟宽为20~30cm。
2播种育苗
播前必须先进行浸种催芽,将浸催好的芽种按株行距10cm×10cm点播,然后覆盖约4cm厚的细土。温度为25~30℃的情况下,4~5d即发芽出土(露地幼苗出土需7d左右),苗龄30~40d。播种时,施好种肥也是获取盛产丰收的关键,即将3份腐熟农家肥、1份细沙混匀配制而成的肥料施于即将点播种子的旁侧深约15cm土层中。
3田间管理
3.1间苗
间苗是为了确保黄秋葵生长期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性。通常在生产中要进行2次间苗。第1次间苗在黄秋葵破心时进行,此时间苗要将残弱苗拔除。第2次间苗在黄秋葵长至2~3片真叶时进行,依然将长势不好的弱苗间除。定苗的时间是黄秋葵3~4片真叶时,定苗后每穴留苗1株。
3.2中耕除草与培土
中耕不但能够起到提高地温、保持良好的土壤墒情的作用,还能够促进黄秋葵的根系不断生长。第1次中耕在黄秋葵第1朵花开放前进行,能够促进根系的生长。开花结果后,应该结合浇水施肥进行中耕,以促进黄秋葵根系的生长发育,避免植株倒伏,同时防除杂草。
3.3浇水施肥
3.3.1浇水。黄秋葵生长期间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的需求较高。为了保持合理的空气和土壤湿度,要及时对黄秋葵进行灌溉。播种后20d内如果出现了缺水的现象,要在早晚及时喷水。幼苗长大后可以采用喷灌或者是沟灌的方法浇水。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要及时补充水分。浇水应该在8:00左右和下午日落后进行,在温度较高时浇水,不利于植株生长。在雨季时注意要做好排水作业。
3.3.2施肥。黄秋葵在不同的时期对肥料的需求不同:生长的前期需要的氮肥较多,生长的中期及后期对磷肥和钾肥需求量较大。如果生长的中后期氮肥施用过多,会使植株徒长,也会推迟其开花结果的时间,坐果节位也会升高,导致结果减少,会影响产量;氮肥不足,导致生长不良而影响开花坐果。与其他农作物栽培一样,黄秋葵种植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第1次在出苗后进施齐苗肥,施尿素90~120kg/hm2。第2次在定苗或定植后开沟撤施提苗肥,施复合肥225~300kg/hm2。开花结果期需重施1次人粪稀肥30~45t/hm2,或需氮磷钾复合肥300~450kg/hm2。生长中后期,酌情多次少量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3.4植株调整
黄秋葵在生长期间,其枝叶会消耗大量的养分,如果不进行适当控制,会对黄秋葵开花和结果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结果延迟。在生产中可以采取将叶柄扭成弯曲至下垂状态的措施,减少其营养生长对养分的消耗,以保证开花结果过程中的养分供给。在嫩果采收后,可以将其以下的叶子都摘除,既能构建合理的光热条件,也能减少养分的消耗,又可防止其病虫害的滋生蔓延。
4主要病虫害防治
4.1疫病
黄秋葵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当幼苗后期,疫病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褪色,至全株萎蔫或打倒。防治:在发病初期用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d喷雾1次,防治2~3次。
4.2病毒病
病毒病是黄秋葵的主要病害,植株染病后全株受害,表现花叶或褐色斑纹状、植株矮力、结实少或不结实。防治办法:选用抗病品种;在发病初期用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隔7~10d喷施1次,防治3次。
4.3毒毛虫
黄秋葵在幼苗时期容易被危害,毒毛虫啃食幼苗的叶肉,严重时仅留下叶脉。防治办法:用药剂10%除尽乳油1500倍液或5%锐劲持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
4.4蚜虫
蚜虫在黄秋葵的整个生长阶段都会发生,尤其是植株长成后受害更加严重。可以用吡虫啉类农药10%一遍净、10%蚜虱净3000倍液进行防治。
4.5蚂蚁
开花后蚂蚁常聚集在花器上危害。防治方法:用48%乐期本乳油1000倍液或5%锐劲特乳油1500倍液喷雾诱杀。
4.6地老虎
地老虎昼伏夜出,常咬断苗。常用糖醋液引诱捕捉或清晨挖土捕捉,也可用专用农药药杀。
5采收
黄秋葵整个采收期长达70~100d。通常花谢后4d采收嫩果,品质最佳,其商品性鲜果采摘标准以果长8~10cm,果外表鲜绿色,果内种子未老化为度。采收不及时,肉质老化,纤维增多,商品食用价值大大降低。第1果采收后,初期每隔2~4d采收1次,随温度升高,采收间隔期也缩短。8月正逢盛果期,每天或隔天采收1次。9月以后,气温下降,3~4d采收1次。一般情况下,黄秋葵整个收获期,可收获果实22.5~37.5t/hm2。
转发0评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