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小乳瓜两茬高产栽培技术

梁万平

2020-04-02 20:23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一、茬口安排及农事安排
    第一茬于7月上旬开始育苗、7月下旬定植、8月中旬开始采收、 11月中旬拉秧;第二茬于11月上旬开始育苗、11月下旬定植、12月上旬开始采收、翌年 2月下旬拉秧。
    二、品种选择
小乳瓜品种:夏美伦、碧玉2号。
三、育苗
    1、穴盘选择及消毒
   (1)穴盘选择:选用穴盘尺寸54×28厘米、规格为72穴的穴盘进行育苗。
   (2)穴盘消毒:旧穴盘要先清除穴盘中的残留基质,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12小时、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泡30分钟、或漂白粉100倍液浸泡8~10小时,取出晾干备用。第一次使用的新穴盘可不用消毒直接进行育苗。
    2、苗床准备:穴盘基质育苗一般在日光温室中进行,整平踩实苗床地后,在床面上铺一层旧塑料棚膜或地膜,防止水分下渗和根系下扎到土里。
    3、基质配制:常用的基质材料为草炭、蛭石、珍珠岩等,按照3:1:1的比例配比,每1立方米基质中加入磷酸二铵1公斤和50%多菌灵50克。也可直接购买专业生产厂家生产的成品基质直接育苗。
    4、装盘播种
   (1)基质装盘:首先将基质装在穴盘中,装盘时不要用力压紧基质,尽量保持基质松软,然后用刮板从穴盘的一方刮向另一方,使每个穴盘都装满基质,特别是四角和盘边的孔穴,一定要与中间的孔穴保持一致,装满基质后穴盘各个格室应能清晰可见。
   (2)穴盘压穴:在装好基质的穴盘上垂直放上另一相同型号的空穴盘,两手平放在穴盘上轻轻下压,使其形成播种穴,穴深保持0.5~1厘米左右。
   (3)点播种子:将准备好的种子点在压好穴的盘格中,每穴一粒种子,最好点放在孔穴的中心位置,多播1~2盘备用苗作补缺用。
   (4)覆盖基质:播种后将蛭石或基质撒在穴盘上,用刮板从穴盘的一方刮向另一方,去掉多余的蛭石或基质,覆盖的蛭石或基质不要过厚,应与格室相平为宜。
   (5)苗盘入床:将已播种的穴盘摆放在苗床上,及时用喷壶喷透水,喷水要轻而匀,切忌大水喷灌,防止将孔穴内的基质和种子冲出穴盘。然后在穴盘上盖上地膜,以利保水、保温。冬季育苗要搭设小拱棚,夏季要覆盖遮阴物。
    5、苗期管理
   (1)温、湿度:出苗期白天温度26~28℃,夜间15~18℃,相对湿度85~95%。幼苗子叶展开后,白天温度23~26℃,夜间13~16℃,相对湿度80~90%。    
(2)光照:当70%以上种子出苗后及时揭除覆盖物,增强透风透光性。若光照过强时,可覆盖旧棚膜、遮阳网等覆盖物遮阳。
   (3)水肥:幼苗生长阶段应避免基质忽干忽湿,坚持每天补充水分1~2次。补充水分时采用带细孔喷头的喷壶喷洒清水,一般选在早晚进行。在苗期一般无需施肥。
   (4)移苗补缺:当幼苗子叶展开后及时进行间苗,拔除弱苗、病苗和多余的苗,选择一盘生长不全的苗盘作为移苗盘,将其苗盘中健壮的苗拔起移入缺苗的空穴内,补齐缺苗穴。
   (5)病虫预防:苗期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10000倍液混合均匀后喷雾可预防苗期立枯病、猝倒病及蚜虫、白粉虱等病虫为害。
    6、壮苗标准:小乳瓜在春、夏、秋季育苗时,苗龄一般为20天左右,冬季育苗时,苗龄一般为30天左右,株高10厘米左右,茎粗0.8厘米以上,具有3叶一心,生长健壮,无病虫为害。
    四、定植
    1、温室消毒:定植前7~10天,每亩温室用2~3公斤硫磺粉加锯末进行熏蒸消毒,或每立方米空间用75%达科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克加80%敌敌畏乳油0.1克与锯末混匀后熏蒸一昼夜。
    2、整地施肥:每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油渣200~300 公斤,尿素30公斤,磷二铵30~40公斤,硫酸钾20~30公斤,均匀撒入温室栽培畦面,深翻细耙整平,使肥料均匀混入土壤中。
    3、定植方法:采用宽窄行定植,垄宽70厘米,沟宽50厘米,每垄定植两行苗,行距60厘米,株距28~30厘米。在垄上按照株行距开定植穴,穴深10厘米,按穴浇足水,待水渗落后将幼苗摆放在定植穴内,取土封穴,栽苗后5天左右再覆盖地膜保温降湿。
    五、定植后管理
    1、温度管理 :定植至缓苗,白天25~30℃,夜间15~20℃;缓苗后,白天25℃左右,超过30℃时放风,降温排湿,降至20℃时关闭风口,前半夜15℃以上,后半夜12~15℃;结果期白天保持25~30℃,前半夜15~20℃,后半夜10~15℃。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4℃时进行整夜通风。


    2、光照管理:要坚持早揭晚盖草帘子,尽量延长光照时间,早晨揭帘后,及时擦去膜上灰尘及杂物,清理干净棚膜,增强棚膜透光性,阴雨雪天气过后要及时揭帘,增加散射光。
    3、水肥管理:定植后5~7天灌1次缓苗水,再到根瓜坐住后灌水,夏秋季节一般7~10天灌1次水;冬春季节一般10~15天灌1次水,灌水在垄上小沟膜下暗灌或采用膜下滴灌,每次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5公斤,磷二铵5公斤,硫酸钾8公斤。
    4、植株调整:瓜蔓长至5~7片叶后要即时吊蔓;龙头接近架顶时进行落蔓;及时摘除老叶、黄叶、病叶、卷须等。


    六、病虫防治
    1、霜霉病:发病前可用70%安泰生600倍液、或75%达克宁600倍液喷雾进行预防;发现中心病株后可选用68.75%银法利600倍液、或0.3%丁子香酚1000倍液、或68%金雷600~800倍液、或25%阿米西达15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600倍液、或72.2%普力克400倍液等治疗剂交替进行叶面喷雾,5~7天1次,连喷3~4次,亩喷药液量45公斤。阴雨(雪)天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300克于夜晚熏蒸防治。
    2、枯萎病:定植后缓苗前或发病初期用2.5%的适乐时1500倍液、或98%恶霉灵2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灌根1~3次,每株灌药液量0.25公斤。
    3、灰霉病:发病初期用0.3%丁子香酚1000倍液、或50%和瑞1000倍液、或50%烟酰胺800倍液、或50%腐霉利(速可灵)20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1500倍液、或40%嘧霉胺(施佳乐)1000~1500倍液交替喷雾。5~7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亩用药液量45公斤。要求药要喷到花及幼瓜上。阴雨(雪)天可选用15%腐霉利(速可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熏蒸防治,每亩每次250克。
    4、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初期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47%春雷.王铜(加瑞农)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亩喷药液量45公斤。若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混合发生时,可用47%春雷.王铜800倍液或77%可杀得悬浮剂500倍液叶面喷雾,同时兼治两种病害。间隔5~7天喷一次,连喷3~4次。
    5、白粉虱、蚜虫:用10%异丙威烟剂400克/亩熏蒸防治。用70%艾美乐10000倍液、或25%阿克泰3000~5000倍液、或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亩用药液量45公斤,7~10天1次,连防2~3次。
    七、采收


    根瓜及时采收,盛果期3~4天采收一次。采收一般在早晨进行,以保证瓜条含水量大,品质鲜嫩。
2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66

农友6301

2020-06-08 21:42

好技术学习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932

2020-04-13 17:23

好的好的,、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643

2020-04-13 08:4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李洪伟

2020-04-12 09:41

日光温室小乳瓜两茬高产栽培技术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陈立昌农友8890

2020-04-12 02:57

虽然不种植,但学习一下也是涨知识的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995

2020-04-09 14:2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931

2020-04-09 06:53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085

2020-04-08 09:11

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275

2020-04-07 22:4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609

2020-04-07 09:37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055

2020-04-07 07:03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112

2020-04-07 06:21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090

2020-04-07 05:57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袁乐

2020-04-07 05:00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889

2020-04-07 00:04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991

2020-04-06 15:23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072

2020-04-06 09:37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449

2020-04-06 09:10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085

2020-04-06 08:02

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487

2020-04-06 06:0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2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