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秋茬豇豆整个生长期温度变化明显,尤其结荚期正处在一年中的高温时段(头伏),豇豆常常遇到高温、干旱、暴雨、大风等逆境胁迫,若管理不到位,会因植株长势弱、叶片黄化、落叶造成提早衰老死亡,豇豆条短、色浅,商品性差,产量低,经济效益严重下降。现将秋茬豇豆中后期管理技术阐述如下。

养根护叶,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多现花,提高挂荚率,荚角顺直,商品荚多,后期产量增多。
1、早追肥
豇豆中后期既有大量花荚生长,又要萌发出新的茎蔓,因此需要消耗大量营养。据统计,每生产1000 kg豇豆,需要纯氮10.2kg、五氧化二磷4.4kg、氧化钾9.7kg,吸收比例为2.75∶1∶2.5,其中中后期养分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98%。
因此,养分供应直接制约最终产量效益,必须及时补充肥料才能快速提高后期产量。建议在荚条快速伸长时,667㎡追施高氮高钾肥25~30kg,10天1次,开沟施入,距离根系15cm以上。铺有滴管带的田块,可随水667㎡压入高氮高钾水溶肥5~10kg,7天1次。同时注意叶面喷肥,可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加入钙、镁、锌、硼、钼等大中微量元素复配芸薹素内酯,早晚喷施。
结荚后期,随着营养的消耗,根系从壮转弱,根瘤菌活力下降,根系吸水吸肥的能力变弱,因此,此期的关键是保持根系活力,促进根系再生,建议及时补充甲壳素、海藻肥、国光根宝等,按使用说明进行沟施或冲施。

2、及时补充水分
结荚期豇豆处在高温季节,阳光直射导致土壤失水快,当土壤含水量低于60%,应及时补充水分,可喷灌或顺垄浇水;当气温超过38℃时,应早晚喷清水降温。
3、 浅中耕养根
雨后或浇过水的豇豆田块,在晴天上午对宽行进行浅中耕松土,也可追肥与松土同步进行,注意中耕宜浅不易深,以破除土壤板结,加快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吸收水肥的能力。
4、整理枝叶
对新长出的侧蔓,本着留旺去弱、留上去下的原则进行整理。旺盛的侧蔓,留4~5片叶,摘心;细弱的枝蔓,及早去除;上部细弱的花梗早摘除,留下健壮花梗;下部细弱的枝条、发育不良的花梗,黄叶、老化叶、病叶直接摘除,带出田外,以增加下部通风透光性。

5、整理沟渠,遇涝早排
豇豆耐旱怕水淹,田间积水4h以上,根系死亡。秋茬豇豆遭遇极端对流天气较多,下暴雨后易引起内涝,因此建议及早整理沟渠,若遇到暴雨天气,雨后及时排干田间积水。
6、加固支架,防止倒伏
近年来,一些种植户为了减少投入,用绳子及线网代替竹竿,抗风、耐重性差,遇大风易引起整架倒伏或左右摆动,从而造成花叶受损。结荚盛期,经常检查加固两边立柱,加固拉丝;发现有不承重的地方,及早用水泥柱进行支撑;用竹竿作支架的,也要时常检查,对于一些细弱、腐烂的竹竿,及早替换。
转发0评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