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桂两江镇大厦村靠养鸡走出一条致富路

桂农耘

2025-11-14 06:48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潘直兵在自家鸡场里喂鸡。

本报讯(记者周子琪 文/摄)“再过两天,这批1万多只鸡就能运到公司,算下来又是一笔不少的收入。”近日,临桂区两江镇大厦村党支部委员潘直兵站在自家养鸡场里,看着即将出栏的肉鸡,脸上满是笑意。从2001年跟着村里“养鸡带头人”吕次有养鸡,如今他已靠着“公司+养殖户”的模式,稳稳增收23年,这样的好日子,是曾经大厦村的村民们不敢想象的。
  时间回到2000年,彼时,大厦村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阶段,大部分村民在日常农耕外靠着烧瓦补贴家用,但收入微薄且不稳定。当时的村干部吕次有敏锐发现,周边不少养殖公司有扩大肉鸡养殖规模的需求,这让他看到了新的出路。
  “与其守着几亩地勉强糊口,不如主动找机会合作。”抱着这样的想法,吕次有主动对接温氏、力源等知名养殖企业,希望能为村里争取到合作养殖的机会。
  经过多轮沟通,养殖公司专程到大厦村考察,最终认可了村里的养殖条件,与吕次有达成合作协议。公司负责提供鸡苗、饲料和技术指导,待肉鸡长成后,再由公司统一回收销售,养殖户只需负责日常养殖管理,不仅降低了养殖风险,还解决了销售难题。
  “第一批鸡出栏后,算下来比烧瓦赚的钱多了不少。”吕次有的成功,让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纷纷主动加入养殖队伍。从最初的一两户,到顶峰时期的40多户,大厦村近四分之一的村民都投身肉鸡养殖,养鸡逐渐成为村里的特色增收产业。潘直兵就是最早加入的村民之一,2001年跟着吕次有养鸡后,他一年养殖三批肉鸡,每批一万多只,靠着稳定的合作模式,家里的收入逐年提升,日子越过越红火。
  “公司把‘后顾之忧’都解决了,我们只管把鸡养好,每年都能有稳定的收入,心里特别踏实。”潘直兵说,作为村党支部委员,他还主动帮其他养殖户对接公司、解决养殖难题,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增收。
  近年来,受土地规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大厦村的养鸡户数量有所减少,目前仍有10多户村民坚持与公司合作养殖。即便如此,“公司+养殖户”的模式依然发挥着稳定增收的作用,每户每年仍能通过养鸡获得可观收入。“只要公司还愿意合作,我们就会一直养下去。”潘直兵说,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改变了他个人的生活,更让大厦村从昔日的“烧瓦村”变成了如今的“增收村”,成为周边村庄产业发展的鲜活案例。
  如今,走进大厦村,虽然少了当年家家户户养鸡的热闹场景,但稳定的增收渠道和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依然能让人感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活力。从吕次有的“敢为人先”,到40多户村民的“抱团增收”,再到10多户养殖户的“坚守延续”,24年来,靠着养鸡,不仅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更走出了一条适合乡村实际的特色增收路。

  • 来源:桂林日报
1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6

7179

2025-11-15 06:07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水到渠成农友4476

2025-11-15 06:02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263

2025-11-15 04:11

老师辛苦你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黑土恋哥农友7639

2025-11-15 01:37

新农人计划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402

2025-11-14 16:36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沿塘村农

2025-11-14 09:05

农民增收致富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