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农计划# 近年来,褐斑病在全国果区普遍发生,成为影响苹果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病害 主要危害果树叶片,影响其光合作用,还会导致叶片提前凋落,果树养分积累减少,最终致使树势衰弱,抗性下降,加速腐烂病等其他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苹果的品质和产量。因此,苹果褐斑病的高效防控至关重要。
1.症状
苹果褐斑病一般危害苹果树冠下部或内膛的叶片,新叶一般不发病,多危害生长发育20 天以上的老叶。叶片病斑初期为褐色小点,以后发展成同心呈轮纹型病斑、针芒型病斑和混合型病斑。
(1)同心轮纹型:病斑圆形,中心暗褐色,四周 发黄,病斑周围保持绿色,呈绿色晕圈,病斑上会有很 多小黑点(孢子),呈同心轮纹状排列。
(2)针芒型病斑: 病斑小、数量多,呈针芒状向外扩展,边缘不规则、不整齐,病部周围保持绿色,其他健康部位发黄。
(3)混合型:病斑大,病斑处能看到很多小黑点,与同心轮纹型相似,而扩展方式与针芒型相似,呈针芒状向外扩展。一般病部边缘不规则,病部周围有绿色晕圈。
2.发病规律
苹果褐斑病的发生、流行轻重与降雨多少、品种特性、栽培技术、立地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但与降雨最为密切,降雨是褐斑病发生流行的主导因素。 降雨情况关系整个生育期苹果褐斑病的发生流行, 降雨早、雨水多则发病重,而降雨少则发病轻。
3.防治方法
“综合防治、以防为主”是成功防治褐斑病的关键,科学的防控策略是严格执行农业预防、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清除病叶为中心,立足早期药剂防治,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果园通风透光、增强树势为基础。
(1)做好清园工作,降低菌源基数, 阻断传播途径。落叶后至发芽前,彻底清除病枝及病落叶,集集中销毁或结合翻耕土壤深埋。春季剪除距地面较近的枝条,切断病菌初侵染途径。
(2)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负载,增强树势,强身健体,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合理修剪,改善树体通风透光状况,改良树体生长环境。
(3)及时对症下药,提高防效。选用内吸性杀菌剂。以后每隔10 ~15天1次,一般年份需3 ~5次, 多雨年份, 雨停后及时补喷1次。 内吸性药剂与保护性药剂交替使用,注意根据天气因素及产品说明合理调整用药量, 避免用药过度。
喷药过程中,要合理选用喷雾器械,保证喷液量。结合天气情况(主要是降雨)进行防治, 坚持雨多多喷药,干旱少喷药的原则。同时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建议多种药剂交替使用,才能真正做到防治效果最佳。
转发0评论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