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振兴——中国食用菌协会毛木耳大讲堂
据我会不完全统计,毛木耳产业年产量190万吨,主要集中在四川、山东、河南、广西等地,扶贫带动能力强,已经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推广毛木耳食用价值、做大做强毛木耳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多元化提升我国毛木耳影响力和知名度,我会拟同农业农村部、山东省食用菌协会、四川食用菌协会、广西食用菌协会共同推出“助力乡村振兴——毛木耳产业系列大讲堂”。
第一期:四川毛木耳产业大讲堂
主讲人:谭伟
报告题目:《四川毛木耳产业》
主要内容:四川省毛木耳产业现状与回顾、优势与特色、问题与对策
讲师简介:谭伟,男,1964年5月生,四川武胜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85年7月毕业于绵阳农业专科学校(现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学专业,同年7月分配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从事食用菌育种和栽培研究工作至今,近年主要从事毛木耳和灵芝的栽培研究。其间,1986~1987年四川大学进修微生物学课程,1988~1989年赴日本広島菌類研究所研修食用菌育种栽培1年,1991~1992年在日本広島大学合作研究食用菌分子生物学1年并任客座研究员(広島大学工学部No.12広島大学外国人客員研究員証),2004年川农大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研究生结业(证书编号:106260409017)。现任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毛木耳和药用菌栽培岗位科学家[农业部文件《(农科教发〔2017〕10号)农业部关于印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聘用人员名单的通知》]。
2004年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优秀专家第2005064号)”,2013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政府特殊津贴第2012-023-023号)”。
主研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励7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选育出省级审定或国家认定食用菌新品种32个,其中主持5个。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5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
转发0评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