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种菜还是种庄稼,只要种的面积超过了2分地,杂草就会成为种植过程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
如果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当时的除草效果好,可是难除根,很快又会复发,必须经常地反复进行,无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量,这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所以虽然好多人说用除草剂用了这不好,那不好。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用除草剂除草是农民种地时普遍采取的方式,也是最现实有效的最优选项。
然而在使用除草剂的过程中,除草效果却因人而异,有人除的次数少,却除得很干净,而有人除的次数多,但却几乎没什么效果。
究其原因,是90���用错了方法,他们只是想当然的把除草剂喷出去了事,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
一、抓准除草时机
杂草敏感期:通常杂草在幼芽期或幼苗期(2-3叶期) 对除草剂最为敏感,此时施药效果较好。对于多年生恶性杂草,在其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时期施药,有利于药剂向下传导,根除效果更好
温度:通常10℃ - 24℃ 的天气条件最有利于除草剂发挥药效。春秋季可选择在上午10点后至下午3点前;夏季高温季节则宜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施药,以避免药液过快蒸发。
湿度:空气湿度较大(如60���)时,有利于叶片对药剂的吸收。但对于苗后茎叶处理剂,应避免在有露水或雨后叶片上有明显水珠时施药,以防药液被稀释。土壤湿度适中也有利于土壤处理型除草剂药效的发挥。
光照和风:避免在强光直射(除非使用的是光活化性除草剂)和大风天气施药,大风会导致药液飘移,不仅效果差,还可能危害周边作物。
总结起来就是,喷施除草剂最好的时候就是春秋季节至少12小时内无雨无大风的阴天,在杂草幼苗期使用。
这与绝大多数人以为大晴天打除草剂效果好的想法完全不同。
二、选对除草剂
草甘膦是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它被杂草茎叶吸收后,能传导到根部,将草连根杀死,但对部分恶性杂草(如牛筋草、小飞蓬)效果不佳,且见效慢,一般需10-15天。
草铵膦是触杀型除草剂。它主要作用于叶片,见效快,通常3天左右杂草就能中毒枯死,但不能彻底杀死草根。
简单来说,草甘膦死草慢,但能除根,草铵膦死草快,但一般只死叶子,难彻底死根。
所以对于根系浅、
一年生的杂草,一般用草铵膦,对于根系深、多年生的杂草,一般用草甘膦,对于极端难除的部分恶性杂草,我们要草铵膦和草甘膦一起复配使用,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除草效果。

三、具体除草操作
我们使用除草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兑药的水最好用干净的自来水,不方便就用干净的河水也行,尽量不要用井水和小坑小塘里面浑浊的污水。
2.采用二次稀释法。先将药液倒在少量水中充分溶解或搅匀制成母液,然后再倒入盛有适量水的喷雾器中,并边加边搅拌,确保药液均匀分布,这是提高药效和避免药害的关键步骤。
3.要合理混用:将不同作用机理、不同杀草谱的除草剂科学混用,可以扩大除草范围、提高防除效果、延缓杂草抗药性的发生。
如乙草胺与阿特拉津混用,能明显扩大除草范围。
再如草甘膦与草铵膦的推荐混合比例为3:1。当然也可以选市面上那些已复配好的商品制剂,如 39���·草甘膦水剂。
特别注意:并非所有药剂都能随意混用,混用前一定要了解其兼容性,避免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性状破坏导致药效降低或产生药害。搞不清楚就选市面上那些现成的混配制剂。
4.添加助剂。我们可以在除草剂中适量添加一些植物油助剂、矿物油助剂或有机硅助剂等,能降低药液表面张力,增强其在杂草叶片上的润湿、展着和渗透能力,从而提高除草效果,特别是在干旱条件下或防除抗性杂草时效果显著。
当然,除了上面说的那些,我们还需要做好下面3个方面。
1.不要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除草剂,要换着用,不然容易使杂草产生抗药性。轮换使用不同的除草剂是延缓抗性的有效方法。
2.做好田间管理,如合理密植、水旱轮作、及时清除田边杂草等,都能减少杂草发生基数,再辅助化学除草剂就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3.要严格按照除草剂标签说明的使用剂量、适用作物及安全间隔期操作。并及时把盛过除草剂的器械要彻底清洗干净,防止残留药液对其他作物造成药害,喷药兑药时戴上口罩手套,从而保障自身人身安全。

转发0评论0